瞄准源头,数智赋能治理“老大难”
桑新美 蔡 辉
2月末,在嘉善县干窑镇,广场舞噪音警情、快递丢失警情等总警情数同比下降45%,重复报警同比下降80%以上。治理成效的提高,得益于干窑镇派出所“警源场景化治理”的试点。
去年8月,干窑派出所将数字化改革思维运用到警情源头治理上。通过类案归集,梳理出管桩车超载、广场舞噪音、交通事故、经济农作物失窃等8大类常发易发警情作为治理重点,通过智能感知、高效预警、线上云处、线下联动,将警情、隐患处置在未发生之前。
管桩行业是干窑镇的支柱产业。随着管桩行业的蓬勃发展,超载管桩的车辆成了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很多司机为了避开民警检查的时间点和称重点,还和民警玩起了“躲猫猫”,治理难度非常大。
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干窑派出所通过数智赋能,在管桩车必经路线加装监控,并配合系统算法,精确计算出车载管桩的层数和根数,一旦发现超载,后台系统自动弹出信息,指挥室第一时间指令路面交通警力巡查。如果当天未处理,第二天也可以凭借视频约谈企业,使管桩车超载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除了作战能力超强,“警源场景化治理”还是一套超快速的指令处置系统。走进干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与其他派出所的指挥大屏不同,他们对大屏进行分区,当警情发生时,可以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一键无缝切换。
“基于各类场景的预设,我们事先接入需要用到的各类平台数据,在需要时一键切换、一屏展示,便于指挥部做出最精准高效的判断。”干窑镇派出所陈志宏介绍,“例如,防台防汛场景,台风路径、登入时间、圩区水位高度、地势低洼区域没水高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为配合指挥调度,让指令落地更快,干窑派出所研发“快警务”模块,根据不同警情提前设定了人员,并且对每个人员预设了工作职责,遇到警情一键下发,民辅警都能通过手机端接收到工作指令,到哪里、带什么装备、做什么一清二楚,极大减少了调度成本和时间。
“不同场景的叠加应用和多维数据的融合应用,推动勤务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嘉善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阮建松表示。接下来,在干窑派出所试点基础上,嘉善县将打造警源场景化治理2.0版,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嘉善建设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