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追风者当志在长远

  毕舫

  3月16日下午,百度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围绕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从现场展示来看,文心一言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对人类意图的理解能力,回答的准确性、逻辑性、流畅性都逐渐接近人类水平。但百度CEO李彦宏坦承,这类大语言模型还远未发展到完善的阶段,有赖于通过真实的用户反馈而逐步迭代。

  随着ChatGPT的爆火,其背后的语言模型——GPT受到广泛关注。3月15日凌晨,OpenAI正式推出GPT-4。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GPT-4的大升级,再次给AI产业变革带来诸多机会,未来GPT技术或将能精准高效地完成编码和计算机编程、信息传播与媒介、法律服务、市场研究分析、教育、金融交易、客户服务等多个行业所需工作。

  也因此,包括百度文心一言在内的国内类GPT技术开发与应用,关乎我国AI产业及关联产业链的未来,自然也成为热点议题。

  但是,许多国内业界人士也坦承,ChatGPT背后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能力强大,领先国内模型一个代差。20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机构,对全球范围内将近30个大模型进行横向评测,列了7项评测指标。榜单里的模型绝大部分是国外的,包括和ChatGPT相关的InstructGPT模型。

  ChatGPT背后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需要长时间投入,包括算法、算力、数据等多维度的不断进化。而在这背后,是OpenAI从2015年研发至今的长期投入。除了资金投入,更需要发展战略的笃定、企业与投资方坚持共识不动摇,为研发团队创造日复一日专注于工作的环境。

  换言之,ChatGPT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是,包括AI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本质上更接近于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思维,融入到看似枯燥的实验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发现真理、创造知识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并继续通过反复验证,修正其中存在的各类谬误,最终形成科学范式,并转化为技术与产品。

  虽然国内外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但不管怎么说,百度等国内企业敢于涉足最前沿领域,推出自己的产品,与国际先进同台竞技,这是一种勇敢尝试,值得也应该给予掌声。不去追,不去探索,就永远落于人后。就像我国的新能源车发展,就经历了国家政策的前瞻布局,车企的提前卡位、深化创新和长期坚持,才取得了日前李书福在全国两会上所说的“三个世界之最”。

  关键是,真正的开拓者,不仅要去追前沿领域,更要志在长远,甘坐板凳十年冷,避免短期炒作。要学会像OpenAI一样坚守长期主义,加快对底层技术的补强,辅之以国内广阔的应用场景加以落地和验证,从而为中国AI产业在大语言模型技术上的突破作出更多贡献。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追风者当志在长远 2023-03-17 浙江日报2023-03-1700009 2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