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今日绍兴

柯桥:“一号工程”进行时—地瓜经济篇

打开大门走出去 练好内功引进来

  作为中国轻纺城所在地,“走出去与引进来”一直是柯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近年来,柯桥区更是以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相关精神为指引,着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构建开放包容的新发展格局。

  砥砺奋进,2022年柯桥区对外开放水平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实现出口1338.91亿元,同比增长23%,出口总量占全国份额提升至5.59‰,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境外总投资额688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6198万美元,同比增长311%。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根据省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精神,眼下柯桥又早早踏上了引导外经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抢抓机遇、拓展市场的新征程,奋力助推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柯桥力量。

提档升级海外仓 畅通全球供应链

  “现在政府支持力度大,企业的需求也在上升,我们正打算拓展海外仓规模。”近日,绍兴市蒂拓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菲玲忙得脚不沾地,在走访拓展柯桥中国轻纺城客户之余,还着手申报绍兴市公共海外仓财政补贴。

  “我们既帮忙发货到亚马逊等平台,也负责处理退货保管等业务。通过我们,企业在国外周转货物会更加高效,成本也会相对降低。”王菲玲表示,凭借这一优势,虽然公司仅成立两年多,但已经分别在美国洛杉矶、芝加哥设立了海外仓,总面积近7500平方米。

  在“地瓜经济”理论中,产业藤蔓要快速延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不可或缺。为畅通海外尾程配送“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柯桥区启动了以政府平台为基础、社会平台为补充的海外仓网络建设行动,以此助力纺织等主导产业出海拓市。

  “为鼓励建设海外仓,在上级扶持资金之外,我们还加码出台了区级奖励政策。”柯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获省级及以上称号、市级称号的公共型海外仓,区级财政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补助。“在海外仓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会给予全程指导帮助。”

  作为重要发力点,目前由中国轻纺城股份公司、柯桥区开发经营集团等主导的柯桥—罗兹公共海外仓已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据介绍,该公共海外仓将立足波兰,辐射欧亚大陆,将有效助力柯桥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沿线拓展外贸业务。

  体量较小、运转灵活的自用海外仓,已经成为“先锋”,让不少外贸企业尝到了第一口红利。“建立自用海外仓后,我们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53%。”柯桥沐家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海外仓不仅让生产配送周期更为可控,还能有效规避因突发事件引起的运输中断。”

  与此同时,柯桥区还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入驻“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利用第三方海外仓开展订单分拣、售后服务等业务。柯桥区商务局也密切对接省商务厅及兄弟县(市、区),积极与各地民间协会开展合作,为通过第三方海外仓开展业务的企业保驾护航。

兴建物流大通道 构建双循环枢纽

  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推动大宗商品配置能力、物流通达能力、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跃升。作为国际纺织之都,柯桥区一直将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出口报关、货物装运、列车调度……新年伊始,位于钱清街道的萧甬铁路钱清货运站就热闹了起来。“我这次托运的是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的20多万米涤纶面料。”人群中,绍兴市叶得沙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华泉笑道,“家门口就能搭乘‘钢铁驼队’,真是太方便了。”

  作为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柯桥每年有600多亿元货物销往“一带一路”沿线。过去,这些货物大多通过公路运输到宁波、义乌的港口出口,时间长、成本高。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出海拓市,2022年柯桥区当年开建、当年投运了涉及海关区块建设、道路新建及铁路改扩建的中欧班列项目。

  “现在出口货物可以在钱清货运站直接报关,对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向东出海,或搭乘‘义新欧’中欧班列直接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柯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累计有5列货值近1000万美元的面料通过中欧班列“柯桥号”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建设中欧班列项目,仅是柯桥区以铁路口岸建设、海关监管能级提升为基点完善现代物流集疏运体系的第一步。围绕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定位,在增密中欧班列“柯桥号”列次的同时,柯桥区还在积极拓展柯桥至越南、老挝的东盟线路,推进开发覆盖中亚、欧洲全境的国际班列。

  此外,柯桥还计划争设绍兴海关驻柯桥办事处,确保“柯桥货、柯桥集、柯桥出”;协同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满足外贸企业在“境内关外”实现“进口保税”和“出口退税”等业务需求;扩容异地货站和集货仓,完善散货预配、货物集结、分类整理等前置服务……

  其中最受关注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根据初步规划,该项目将设在杭绍临空示范区绍兴片区,与柯桥铁路口岸共同形成空港、铁路港“双港融合”的空铁联运大综合交通体系,带动高端产业进出口贸易加速集聚,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提升开放包容性 融合发展内外贸

  近日,第26届巴黎国际服装服饰采购展&Texworld面料展拉开帷幕,柯桥区商务局第一时间组织60余家柯桥纺织服装企业前往参展。“收获挺大!既联络了老客户,也收获了不少有意向的新客户。”参展企业浙江凡特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包海峰表示。

  为帮助纺织企业抢收国际订单,今年柯桥区商务局积极响应全省“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启动了2023年“丝路柯桥·布满全球”组展行动。“向西面向欧美高端市场,向东面向‘一带一路’,计划组织各类展会10余场次。”柯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纵使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地瓜的块茎始终在根基部。为实现“跳出柯桥发展柯桥”,近年来柯桥区一直通过“重塑外商集聚优势、实施多元市场战略、提升投资合作能级”组合拳,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的开放包容性,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

  以布为“媒”,在通过“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走出去的同时,柯桥也以世界布商大会、春秋两季纺博会等为核心,常态化主办纺织印染行业的高端展会、论坛,吸引国内外展销商、采购商来柯桥交流合作,进一步夯实国际“朋友圈”、共谋纺织行业新发展。

  截至目前,柯桥已拥有1600家国(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1100余家外商投资商贸企业。以宾至如归为目标,柯桥区又优化出台了外商管理服务实施意见,不定期举办外商集市、走进外商社区等经贸对接活动,让外商的前沿效应、蝴蝶效应和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如印度外商Hemant DIA于2001年来到柯桥从事外贸生意,不仅把大量“中国制造”销往全球,还让许多外国客商通过贸易往来熟悉了中国轻纺城。“我们爱柯桥,柯桥是我们的第二‘故乡’。”Hemant DIA表示,今年他计划将公司转型升级,在柯桥开辟新的商机。

  以第三轮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今年柯桥还将在纺织印染、橡胶薄膜等产业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协议区投资合作,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支持精工工业、精工钢构加快在泰国、日本等国家的承包工程建设,推动境内技术、服务等要素与境外项目的链接和融通能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能力跃升。

  “眼下,我们已全面启动‘万名干部走万企’专项行动,集中开展外贸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成立助企工作小组,联合各部门单位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实现共性问题分类施策、个性问题一企一策。”柯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贸通达觅求发展机遇,内外兼修铸就国际纺都。以开放包容为抓手,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中,柯桥正以“排头兵”的姿态奋力奔跑。

  (本版图片由柯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16 打开大门走出去 练好内功引进来 2023-03-17 浙江日报2023-03-1700012;浙江日报2023-03-1700016;浙江日报2023-03-1700021;浙江日报2023-03-1700019;浙江日报2023-03-1700027 2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