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眺望更深的蓝

  如果语言是有色彩的,那么在全国人代会浙江代表的发言中,有一种颜色格外醒目——蓝色。蓝,是海的颜色、科技的颜色,也是未来的颜色。

  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韩喜球代表,曾随蛟龙号下潜深海。小组发言时,她讲述的变化恰似沧海桑田:“十多年前我们搞海底调查,要用科考船牵引取样设备,在海底山脉上慢慢移动,有时候绞车操作手来不及收缆,宝贵的设备就会与山坡碰撞而损毁。最近十来年,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接连下海,下潜深度从1000米到3000米、7000米不断突破。如今,乘坐这些国之重器,我们能够潜入万米深的洋底。”

  科技进步的蓝色航迹,同样写在天空和大地上。来自宁波舟山港的郑国代表当了18年的卸船机司机。他说,在宁波舟山港,不论是起吊集装箱,还是操作散货抓斗,以往都需要司机在几十米高的驾驶舱里操作,拼的是眼力、手感。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港口陆续启用,定位精度达厘米级,使得桥吊、龙门吊、斗轮机等实现自动化作业。当年悬在天上、风吹日晒的海港“空哥”,如今在几公里外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室内就能远程操控。

  会议桌上,摆出的不只是成绩,也有问题。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王立平代表专攻海洋新材料。他说,在这个领域,中国在世界上处于跟跑局面,像深海钻探材料、大型LNG船用特殊钢材、海洋特种复合材料等,还不能做到完全自主可控。谈到教育、科技、人才这三驾马车,有代表指出,浙江的高等教育近年来不断发力,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依然不相匹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不足。

  不管成绩还是问题,都会转化为浙江人探索蓝海的动力。来自浙能集团的王洁代表对此有着切身体会。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的战略科技力量较为薄弱,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王洁代表也成为新成立的白马湖实验室科研管理部负责人。白马湖实验室是浙江省十大实验室之一,王洁代表说,实验室聚焦双碳领域的前沿问题,当前研发重点是太阳能、新型储能、氢能、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力争实现突破。

  同一个会场,同一个梦想。今年,浙江代表提出的大量建议,围绕的都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关于进一步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生态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关于加强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议》……字里行间,透出一片赤诚之心。

  科技引领未来。蓝色梦想,始终萦绕在浙江人心中。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其中“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等方略,条条指向明天,指向现代化,成为引领浙江驶向无垠大海的航标。

  一张蓝图绘到底。今年全国两会上,众多浙江代表的发言凸显了这一主题——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篇章。

  两会期间,北京气候温和,春光明媚。透过会场的窗子,眺望蓝色的远空,让人充满期待。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眺望更深的蓝 2023-03-10 25509018 2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