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怎么实现——
长三角,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
本报记者 沈晶晶 施力维
长三角,使命“上新”。
过去一年,一市三省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2年,沪苏浙皖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1%,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29.8%,数字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加速,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工,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谋求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载特殊战略使命的希望之地。
面对新课题,长三角如何挑起大梁、创新打法?一场围绕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竞合赛”,已然开跑。
(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新的一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各地开足马力拼经济,长三角更要发挥“先手棋”和“增长极”的作用,率先攻坚突围。
产业,是经济的生命线,也是长三角挑大梁的重要支撑。这两年,沪苏浙皖瞄准新赛道,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比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两大领域,长三角的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30%。时下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长三角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是吉利、蔚来等众多老牌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大本营”,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势如破竹。
来自浙江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近5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断链断供风险点有三分之一以上可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备份。
“不怕断链,心里有底。”平湖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长三角产业布局的密度、供应链的完善程度、创新要素的集聚程度,让他们淡定面对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
但是,向外比一比,长三角每平方公里产出仍远低于日本太平洋沿岸、英国中南部、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向内看一看,区域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抢项目、抢人才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跨区域合作进入利益“深水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需要成本共担、资源共享的改革,推进难度变大。
短板和问题,就是探路的战略重点。去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密携手、各展所长、协同发力。
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显然不是量的简单叠加。今年一开年,沪苏浙皖“新春第一会”,不约而同聚焦营商环境,目的就是构建更强大的产业和创新生态,让发展结构更优、后劲更强。
政府工作报告“点名”长三角时,强调“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这意味着,长三角要在一体化机制建设上有新变化、新突破。就在2月底,浙江省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也对此指明了方向,在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建设统一大市场、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重点关注、加力推进。
以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应有更大作为,也能有更大作为。
(二)
目光向内,着眼沪苏浙皖四个“单元”,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绕不开另一个关键词——差异化。
这一点,2019年中央发布的规划纲要早已明确: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
今年,一市三省“新春第一会”,主题都是“拼经济”,但“打法”各有特色——上海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江苏紧盯重特大项目,浙江明确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安徽强调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可见,大家都意识到,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只有发挥优势,才能巩固地位。
更进一步,从区域竞合角度看,各扬所长还是长三角优势互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前提。比如,众人瞩目的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项目,若非多年来上海港深耕集装箱源、宁波舟山港聚焦多式联运,形成各自的功能优势,也不会有强强“握手”、跨行政区合作的基础。目前,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浙北集装箱主通道均已开工建设,大国大港的新篇章指日可待。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22年,浙江从沪苏皖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包括上海航天平湖产业基地(嘉兴)、江苏能华威电子功率器件生产基地(湖州)、宝武碳业碳纤维项目(绍兴)、创豪半导体项目(金华)等超百亿级项目。这正是浙江各地明确产业定位、长三角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
除了错位竞争,各扬所长的另一重要落子,应在“扬”字上。以浙江为例,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这些年,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全省上下积累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经验。这一能量,如何向长三角全域“传导”?
过去一年,浙江不仅协调沪苏皖共同编制实施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还发起创建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深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了区域携手共进步频。
眼下,随着浙江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提出和实施,牵动长三角共筑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目标更清晰,引擎也将更强劲。
(三)
从机制建设,到产业合作,再到科技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千头万绪。梳理过去经验不难发现,突出重点是一项重要战术。
先看区域,有青浦、吴江、嘉善组成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宁波前湾浙沪合作发展区等“先手棋”;再看领域,产业方面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等标志性产业链,生态方面谋划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等突破口,民生方面做好居民服务“一卡通”、跨省“一网通办”等……
目的不言而喻,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以虹桥枢纽为例,随着50个高频事项长三角通办、区域产业协同合作等举措落地,2022年,仅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就吸引重点投资1300亿元,还拉动了与苏州、嘉兴两地企业互动、资源流动,成为区域双向开放的新标杆。
事实上,2月的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我省强调,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力争形成更多突破性、示范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其中,包括嘉善“双示范”、美丽大花园、自贸试验区等。
近期,嘉善迎来一个好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8章、65条,清晰列出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城乡布局等方面的策略、管控底线和区域协同事项。
记者梳理过去的成绩单发现,以制度创新为例,2022年示范区共推出相关成果39项,3年累计112项,其中3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新三年”开局起步,示范区势必要聚焦一体化机制保障、前瞻性重要问题谋划等,建成更多有显示度、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其他区域高质量发展。
《规划》落地,是第一步。用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的话说,这意味着示范区内统一的管理制度正式确立,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编制跨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经验。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嘉善县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将加快这张“蓝图”尽早实现,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快速落地,通过“项目+制度”双轮驱动,建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间”。
一子落、满盘活。从G60科创走廊,到杭州湾产业创新带,从“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到宁波舟山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动能是否澎湃、成果是否耀眼,或许有赖于这一扇扇“窗口”能否建得更好、擦得更亮、辐射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