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浙江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全面落实“首要任务” 奋力推进“两个先行”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浙江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表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上敢于立潮头、勇于闯新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夯实基础,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书记还强调了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感到责任更重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说,在这方面,我们既等不起,又要沉得下、看长远,需要政产学研长期稳定合力。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目前,他正带领团队攻坚原子尺度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新领域。他表示,科技工作者要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有新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杭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滨江区委书记章登峰说,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本身就承载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接下来,该区将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中国视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中国数谷”,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浙江来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八八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内在要求。”省经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徐伟军说,新时代新征程,浙江经信系统将推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面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多浙江经验。

  “总书记专门提到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我们很受鼓舞。三花坚守制造业近40年,我们深刻理解制造业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亚波说,三花将沿着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迈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与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为中国制造赢得更多全球市场。

  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必然要求。“总书记说,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围绕产业下功夫。”宁海县长街镇永丰水稻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余贤说。近年来,宁海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去年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几年通过合作社,投资近百万元购买农机设备,几十人就能耕种几千亩地。胡余贤不仅是水稻种植、制种大户,还经营起成品大米加工,年经营性收入超过千万元。胡余贤说:“我们要继续做长产业链,继续带动周边乡镇农户抱团发展、增收致富。”

  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也是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总书记提到基层治理时,特别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说。“枫桥经验”诞生于浙江绍兴,60年过去,依旧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在绍兴,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整合了多元民间力量,形成了一批矛调品牌。刘建明代表表示,今后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让基层治理更智慧,让百姓生活更顺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武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峰说,要始终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打造全域过硬的基层组织,锤炼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以党建、干部、人才资源的全链条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2 全面落实“首要任务” 奋力推进“两个先行” 2023-03-07 浙江日报2023-03-0700008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