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台州农商银行系统以金融服务助力
营商环境再优化 美丽乡村入画来 公共服务均等化

  台州市银行系统存贷规模第一、存贷增量增幅第一、支农支小贡献度第一……翻开台州农商银行系统2022年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报告,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指导下,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在台州市银行业实现“三个第一”,成绩显著。

  这一年来,台州农商银行扛起地方金融的使命担当,聚焦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两个关键,将普惠金融与“小微金融、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工作全方位、成体系结合,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会民生,为台州“三高三新”现代化建设贡献着金融力量。

  2023年,浙江乘势而上“全力拼经济”,系统谋划、综合集成形成了“8+4”政策体系。台州“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再跃升,持续出台了各种助企纾困政策,给了敢干、敢闯、敢投的企业更充足的信心。台州银保监分局开展“优服务、稳预期、强信心”金融服务系列活动,推动惠企惠民政策精准滴灌、服务直达快享。

  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将持续优化金融助富营商环境,助力台州从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向“示范区”加速迈进;扛起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担当,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助力打造以“新农村、新农民、新产业”为特点的“三新”农村奔富台州模式;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全面深化“金融+政务”助富机制,打造更多民生服务新场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方位助企纾困,做优小微金融“新模式”

  穿梭在台州的各个企业,处处能感受到“拼经济”的脉动。

  切割、折弯、拉伸……走进玉环海凌钣金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对即将下线的数控车床外壳钣金件做最后的检验。“这是公司的拳头产品,今年来市场需求大增,多亏农商银行系统的大走访,及时给予资金支持,我们才有底气抢订单,目前已经排产到下半年。”该公司总经理陆羽说。

  按照“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重要指示,2022年,台州农商银行系统积极出台“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助企纾困二十条措施”,实施“稳企助企”工程,全力服务经济稳进提质。一场“金融支持百万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在各县(市、区)展开,金融网格员奔波在台州市541个小微企业数字网格,全面问需走访,主动上门服务。

  在入企走访中,玉环农商银行了解到玉环海凌钣金有限公司有新的资金需求。“农历新年前,想用临海的厂房进行抵押,但盘算着路上来回跑加上办理的时间,贷款到账要等到年后了,那订单就‘泡汤’了。”令陆羽意想不到的是,玉环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介绍了线上异地不动产抵押办理流程,借助政务服务平台,点点鼠标就完成异地厂房抵押登记,办理时长从5天缩短至1天,顺利在年前获得了1000万元的贷款。

  回顾2022年,台州农商银行系统累计走访17万户小微企业、48万户个体工商户,为7万户市场主体续贷1000亿元。随着一笔笔资金注入“千家万户”,有的企业扩大规模,上演了“麻雀变凤凰”的传奇,有的则在转型升级中迎来了新的跃迁。

  在路桥金清,建筑垃圾可摇身变为绿色资源。“若是没有你们提供的1000万元绿色贷款,千源的低碳环保之路恐怕走不通了。”令台州市路桥千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小云感动的是,在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农商银行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如今,千源已成为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企业。

  台州农商银行系统既普惠万家,又聚焦重点,与台州市经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培育“小升规”“隐形冠军”,加大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确保“5年新增800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目标落地,截至2022年末,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科创贷”124亿元。

  在台州,融资有时无需抵押,“信用”二字抵千金。“授信15万元,随借随还。”日前,在黄岩区西城街道的副食品市场,黄岩农商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经营户上门提供信用贷款服务。“不用抵押,不需要担保,放贷速度又快,解决了我新年的一大难题。”来自云南的经营户玉尖拉经营着一家茶叶专卖店,眼下,她决定抓住云南春茶上市的有利时机,扩大经营规模,“已经进入订货期,但资金缺口有二十多万元,我在黄岩也没有什么朋友帮我担保。”正在王尖拉一筹莫展之际,黄岩农商行通过“信用贷”金融服务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这便是台州农商银行系统推行的“信用有价”工程,依托“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结合“走千访万”“整村整企授信”数据,迭代升级“智慧小微”数字平台,根据小微主体生产经营状况,构建小微主体数字模型,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变现”。目前,已累计为21万户个人、2万户小微企业发放“信易贷”389亿元、“小微易贷”138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户数占小微企业贷款总户数的60%。

  在台州,“放心消费单位”不仅是挂在墙上的一块牌匾,还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根据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监局提供的“放心消费单位”名单,台州农商行系统按照“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全面推广“放心贷”系列产品,有效满足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已累计为5029户个体工商户授信73亿元,用信3771户、52亿元。

全域奔向共富,描绘美丽乡村“新面貌”

  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家庭是一个基本单元。

  2022年,我省财政厅牵头开展“扩中家庭财税政策体系综合试点”工作,黄岩农商行作为合作金融机构开展“扩中”“提低”专项行动,助力构建家庭画像模型1.0版。近日,在全省财政系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小切口”改革最佳实践评选活动中,黄岩“扩中家庭财税政策综合改革探索”项目脱颖而出,获评最佳实践案例。

  “最佳”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变革。因过去替人担保的贷款出现逾期,黄岩区上郑乡上郑村村民陈思飞在银行留下了不良记录,他从事节日灯加工多年,本以为无法获得银行资金支持,无望扩大生产规模,但随着黄岩农商行推出“e家富”应用,他重获银行授信,因此激动万分。

  为家庭“画像”或许并不新鲜,但精准度却考验专业功夫。除了充分整合财政、公安、民政、人社等8个部门大数据,黄岩农商行从人口、职业、住房、车辆等7个维度,收集、修改、丰富相关家庭信息标识,打造“e家富”共富系统,划分低收入家庭、“扩中”家庭、“稳中”家庭、相对富裕家庭4类,针对不同家庭层级实施不同的帮扶政策。

  针对其中2049户“扩中”家庭,客户经理则进行实地样本走访,第一时间将入户采集的信息录入归档,形成具有深度参考价值的扩中家庭业务状况及业务推广报告,专项推出系列低利率贷款产品。就这样,陈思飞迎来了上门走访的客户经理,经过严格校验,确认他符合“经营贷”的条件,不仅为他办理授信解决资金需求,还借此修复了其在行内的信用记录。

  截至目前,黄岩农商行已走访“扩中”家庭15161户,贷款签约2864户、3.69亿元,其中用信1162户、1.73亿元。此外,台州农商银行系统还深化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持续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将18岁至65岁的农户全部纳入政策享受对象,实现农户普惠小额贷款“人人可贷、人人能贷、人人快贷”,普惠贷款授信覆盖面100%,同时开展金融助力农创客培育工程,支持农创客群体创业增收,为辖内三分之一农创客提供信贷支持。

  山区26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潜力所在。得益于三门县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该县横渡镇岩下潘村“潘家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从一穷二白的偏远小村变为游客盈门的网红村;天台县福溪街道石塘徐村在当地农商行助力下,参加了“飞地抱团”项目,村里每年都能收到可观的分红,增强了村集体发展后劲……

  村庄蝶变的生动故事在台州层出不穷,作为当地农村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行,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始终坚持“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聚焦山海协作,全面落实金融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辖内9家农商银行相互建立“2+1”结对协作机制。截至去年12月末,3家山区县农商银行日均贷款余额年增96亿元,增幅25%。

  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之下,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其中,也有金融力量的助力。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发挥全市3895个党建联建和“红色丰收驿站”作用,建立“金融特派员”队伍,为周边村居提供各类服务,推动“党建+金融”与地方治理深度融合;同时用好“浙农经管”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全面推进村级“三资”管理,覆盖辖内全部行政村(社区),有效助推“清廉村居”建设;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行家风文明积分制,推出“家风文明贷”,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石,最高可获200万元授信额度,已授信20亿元。

家门口一网通办,共建公共服务“新生态”

  在台州,“政银合作”更紧密,政务服务更有温度,金融服务更有情怀。

  “以往去办税大厅开票需要留出一天时间。现在‘厅’和‘人’都搬到了家门口,分分钟就能办妥涉税业务。”路桥区金清镇村民陶先生办税体验的升级,源于路桥区农商银行联合当地税务局建设起的138家“税银驿站”,打造了全区5分钟办税缴费圈。

  “5分钟,户口簿就从家门口的银行办出来了。以前可要坐轮渡再转车到派出所补办,至少花费一上午!”在三门县农商银行蛇蟠分理处,黄泥洞村村民李先生举着崭新的户口簿惊喜不已。户籍业务在银行专柜可办,源于三门县公安局和三门县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政银合作”服务。

  而在椒江区大陈镇,令89岁的梅花湾居民林带弟连声称赞的是送上门的养老金。由于椒江区农商银行率先挂牌设立人社业务经办网点,这里的银行工作人员每月都携带现金箱和移动设备,为镇上的高龄老人上门发放养老金。

  台州地域辽阔,多海岛、山村,偏远群众“急难愁盼”成了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台州农商银行系统凭借基层网点多、服务覆盖面广、群众基础好等优势,近年来,与台州市大数据局、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探索推动政务服务2.0系统向基层延伸。办事不出岛,天堑变通途,便是这一改革推进带来的新突破、新体验。

  截至目前,台州农商银行累计建立2754个“就近帮办”政务服务移动站点,“政银合作”2.0大厅收件总数24万件。该行持续推进各项公共服务“一网通办”,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专窗+村级代办点”的基层政务服务新体系,全面实现“网上一站办、大厅就近办、基层帮你办”,累计惠民惠企代办政务2000余万笔。

  随着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入,台州农商银行系统还积极参与人社部基本公共服务“社银通”标准化试点工作,探索实现业务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该行在大陈岛上创建了台州市唯一一家“社银通垦荒红色驿站”,将大陈岛人文和旅游特点相结合,不仅岛上居民不出岛就能办社保,还能为省内游客提供24小时人社业务查询和网上办理。

  台州农商银行系统一系列便民服务带来的“小确幸”,背后都离不开数字化改革的推动。数改成果,是便民服务中心的政银服务智能自助终端,是客户经理人手一台的数字平板,也是台州市民充分享受“省心”系列数字化应用嵌入的一项项金融产品……

  得益于天台推出的“摊省心”应用场景,卖橘子的流动摊贩范彩霞迎来了新生活。“手机上传资料、完成预约,流动摊位变成‘固定摊位’,生意也红火了起来。”范彩霞说,由于客群翻了几番,自己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大了,没想到,智慧应用还能一键批贷款。台州农商银行系统联合天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摊省心”应用场景上架“摊商贷”产品,点点手机,范彩霞申请的3万元贷款就到账了。截至目前,天台县农商银行共为86人提供“摊商贷”328万元,共帮扶53人进店经营。

  翻开“台省心”系列数字化应用,嵌入的金融服务中不乏台州农商银行系统推出的产品:与卫健局合作“卫你办”特定人群医疗场景,为群众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被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项目;在“付省心”平台推出“省心贷”,信用高、经营好的商家可在线申请获得低息贷款,入选数字政府系统优秀应用案例集……

  除了层出不穷的数字化应用,台州农商银行系统还依托1252家丰收驿站为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弱妇幼群体提供养生保健、中医问诊、健康体检等个性化综合服务。2023年,随着浙江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该行也迭代升级服务模式,积极拓展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合作“朋友圈”,推动公共服务集成落地,打造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台州范例。

  (本版图片由台州农商银行系统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台州农商银行系统以金融服务助力
营商环境再优化 美丽乡村入画来 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3-02-27 浙江日报2023-02-2700013;浙江日报2023-02-2700014;浙江日报2023-02-2700011;浙江日报2023-02-2700012;浙江日报2023-02-2700027 2 2023年0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