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切莫再让无良主播逍遥法外

  逯海涛

  “资助老人3000元,摆拍后回收2800元!”近日,一名短视频主播被指在四川凉山农村做“伪慈善”,引发网友热议。2月21日,凉山州相关部门表示已介入调查处理。目前,该主播已被行政拘留,涉事短视频账号被封禁,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利用当地老人小孩,编造虚假爱心故事,骗取同情、收割流量,这样的拙劣手法并非首次上演。此前,凉山州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多名网络主播被当地警方处理,有主播因此被行政拘留,也有主播被判刑。

  凉山农村,怎么就成了少数无良主播眼中的“流量密码”?

  “群峰嵯峨,四时多寒,是为凉山。”相对其他地方,凉山大山环抱,交通不便,可能有些村民的生活条件确实不如其他地方的农村。但是,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大背景下,凉山人民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根据当地媒体报道,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越西、美姑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凉山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但是,这些网络主播通过操弄镜头语言、虚构悲惨故事,视频里呈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破烂的木屋、蓬头垢面的村民、用来果腹的蔫巴巴的土豆、听不懂普通话的孤寡老人……这些元素,放在如今的语境中,经过网络的传播放大,会显得格外刺目惹眼,也更容易引发观者的同情,引来关注的流量。事实上,哪怕确实有个别群众遇到困难,当地党委、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远没有到要靠“网红”卖惨打赏的地步。如果这些主播真的有爱心,为什么不想办法帮乡亲们带带货、做做推广,用正能量带来大流量?

  在这些主播眼里,很多人不熟悉不了解的大凉山,正是他们最好的作秀“场景”;那些淳朴的村民,成了配合他们虚假表演的“工具人”。“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一波波流量、打赏就这么被无良主播收割、装进口袋,而受损甚至被抹煞的,却是凉山的声誉、村民的利益、当地干部群众呕心沥血奋战脱贫攻坚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虚假的慈善故事,哪怕再动人,也会像肥皂泡一样一吹就破。这些热衷于编造、“导演”的主播,理应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有律师表示,这样的虚假慈善行为有违公序良俗。如果主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营造农村老人小孩艰难的生活场景,致使网友形成错误认识,且基于此打赏,则主播的行为涉嫌诈骗。

  相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再让这样的主播继续招摇撞骗,不能让“流量密码”败坏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作为平台方,也要承担起审查打假的主体责任,不能脱管,甚至为了平台流量睁只眼闭只眼。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切莫再让无良主播逍遥法外 2023-02-23 25454715 2 2023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