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
让文化遗产离人们再近一些
本报记者 王璐怡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今年多了一个身份: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崔巍一直很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她曾连续几年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发声。今年全国两会,她的目光依旧聚焦在文化遗产上。
“一提到文化遗产,大家总觉得离自身很远。”崔巍在调研中发现,尽管这些年一些文物单位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很多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还止步于简单的参观。
在崔巍看来,首先要打破文化遗产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它们印证了文化遗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崔巍说,文化遗产不光是开发和利用,还有传承和保护,每个人都应该是局内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这几年崔巍在如何传承、传播好文化遗产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她认为,传统、古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有很时尚的表达。“大运河申遗时,我就在想我能够做些什么。后来,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就诞生了。”这些年,崔巍和团队通过舞蹈艺术把大运河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魅力。
“当你走进它、熟知它,就能表达它,不同领域都可以有自己的表达。”崔巍关注到浙江已启动上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一旦成功,不仅为浙江、中国再添一项世界级文化遗产,更将填补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类型的空白,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重大意义。赴京参会前,她还将专门前往金华走访学习,进一步调研完善提案,为上山文化的申遗和传播工作鼓与呼。
对崔巍而言,今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也是绕不开的话题。身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她近两年大部分工作围着亚运会展开。“亚运会受疫情影响延期,筹备工作重启后,节目的创作、编排也随着防控政策优化在不断调整。”崔巍表示,面对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团队将为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亚运和浙江“重要窗口”形象继续努力,请大家拭目以待。
整天“泡”在亚运舞台,她不忘履职思考。此次准备带去北京的提案中,她就“后亚运”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亚运遗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亚运会的召开是可以改变带动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崔巍想得深远,接下来怎样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实现场馆的长效运营,浙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作出表率、形成范例,“在此基础上,各地还要结合特色,以赛兴城、以赛为窗,提升城市能级,讲好浙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