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从一万到一亿,说明了啥

  前几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2022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69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历史性地跃上1亿户的大台阶。

  1979年9月,国家恢复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当时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数还不到1万户。44年,从1万到1亿,说明了啥?

  一

  说起个体户,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是《狂飙》里的鱼贩子高启强,还是《鸡毛飞上天》里鸡毛换糖的陈江河?是炒“傻子瓜子”的年广久,还是蹬着自行车给人照相的李书福?是曾经的修鞋娃南存辉,还是卖冰棍的宗庆后?

  不论是小说、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有血有肉的主人公,还是现实生活中纵横风云、驰骋商界的大佬,他们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代表,在中国的商业版图、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要研究中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经济史,最好的样本非浙江莫属。据了解,浙江个体工商户的密度全国第一——2021年,浙江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660户,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就在这片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个体户第一人”章华妹。

  1979年,温州解放北路,一张凳子摆成的“店”前,18岁的章华妹躲在街边角落,偷偷摆摊,“捂”着卖货。章华妹向“潮声”记者坦言,当时摊位上货品不敢摆得太开,一旦“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来,要立即收摊。“整天都提心吊胆,‘打办’的人抓住我们这些摆小摊的要罚款,还要没收所有货物。还有就是怕工商局管市场的人,他们一来,大家吓得要死。”

  章华妹说,当年有本事的年轻人都进了机关、国企,最差也要混到集体企业端个“泥饭碗”,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自谋职业,“同学看到我‘沦落’到如此地步,路过我家门口时,都会把脸转过去,免得大家尴尬。甚至走在路上,也会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同为吃螃蟹的人,杭州第一个个体户干静,遭遇的不光有冷嘲热讽,还有恶语相向。

  1981年,干静开始在西湖边为游客照相。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但当时社会上还普遍认为,个体户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亲戚朋友劝阻干静说,你有手有脚的,为什么去当个体户呢?将来可能连对象都找不到。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干静一边照相,一边给顾客当导游。不久后,她又遭到其他照相馆人员的围堵,说她是个体户,是骗子,还抢生意。

  委屈的干静诉诸报纸,反映自己的遭遇。没想到,这场小小的冲突,引起了许多媒体关注,小事件引起了大舆论。“个体户”三个字背后,翻滚着改革开放的滔天巨浪,政策之变带动人心之变,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和“铁饭碗”将被彻底打破。

  “凡是辛勤劳动,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贡献的劳动者,都是光彩的。那些在困难、危险的环境下,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志们最光彩。”就在“干静事件”发生两年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见全国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安置城镇青年就业先进表彰大会代表时,作了题为《怎样划分光彩和不光彩》的重要讲话。

  从此,个体经济劳动有了一个“光彩事业”的美名。中央领导的讲话传到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个体户们真正挺起了腰板,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出来做生意。

  44年后的今天,温州大象城国际面辅料中心,章华妹正在跟远在欧洲的上游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谈订单、聊市场;“四个轮子+两张沙发”造汽车的李书福带领吉利集团,成为全球汽车领军企业;老当益壮、78岁的宗庆后依然活跃在中国饮料行业;南存辉与他的正泰集团顺势而为,踏着光伏新能源的风口,飞向令人憧憬的未来。

  《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告诉“潮声”记者,人只有自由发展了,才能够开展创业创新。国家要遵循老百姓内心呼唤,服务社会大众价值追求。中国个体户的发展,就是个体挣脱贫困束缚,奋力改善自身福利状况的真实写照。

  众多个体户的缩影,向世人、向全球充分证明,中国人完全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自主选择奋斗的道路,书写精彩而美好的人生篇章。

  二

  个体工商户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根基,是蚂蚁雄兵,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生态是至关重要的。

  “突破1个亿,说明这种经济形态是有生命力的,不仅符合当下新经济的发展模式,也符合社会分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浙商研究院执行会长杨轶清说。

  疫情三年,或许你原本小憩的咖啡馆、小餐馆关了,或许你原本锻炼的健身房,甚至带娃培训的琴房、画室也不在了。但事实上,个体工商户的生命力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船小好掉头。今天生意不好,疫情受影响了,我就关门。过两天人流大起来了,人气又旺了,马上可以再开出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发展处副处长白峰告诉“潮声”记者,疫情三年,个体工商户数量还是在增长,特点是注销的多,增长的更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只是数字上多了5个0,纵观40多年历史长河,我们从国家对待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到个体工商户历史地位的渐变,更能看出一直以来中国坚定的改革开放步伐和态度。

  从1983年“不提倡、不宣传、不取缔”三不政策,到1998年“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四不限政策。

  从2003年“八八战略”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去年国务院颁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

  ……

  “不是放任、监管,而是促进、发展。在法律的名称里出现‘促进’‘发展’这样的字眼,态度是显而易见的。”白峰认为,数据、时间和事实都充分证明,个体工商户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劲有力的发动机、动力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贡献了60%的GDP和50%的税收。

  “从1万到1亿,个体工商户的增长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尊重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最基本诉求,尊重了群众首创精神,个体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和实现路径。”卓勇良说。

  疫情三年,率先让大众感受到“后疫情时代”复苏的正是你身边的小店(网店)、小摊,正是上亿户的个体经济。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全省共有604万个体户,84%分布在第三产业;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和老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一旦集中出现大批个体户关门潮,经济受到影响,大量人群失去工作,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不说,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无法正常运转。”白峰告诉记者。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毫无疑问,以三产为主的个体经济在当前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椰不二情人节福利专场来了,草莓椰子冻、芒果椰子冻,还有这么多的福利单品,全在直播间,快来找我吧!”

  笔墨随时代而动,生意也当随时代而变。如今,在抖音、淘宝、小红书等移动互联网直播平台,每天晚上都有大批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个体户们,卖力吆喝带货。

  1997年出生的杨梅是台州黄岩人,2019年毕业后,就与男朋友一起在家里当起了个体户。“我们做的是团购优惠券直播赛道,当年起步的那个大夏天,我当主播,我男朋友光着膀子、吹着电扇给我当导播。”杨梅说。

  就这样,两个人每天奋斗拼搏到凌晨,即便很疲惫,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杨梅认为,她为自己个体户的身份感到非常自豪!

  “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从企业被机器换出来的人,附加直播、电商、网店等载体,便催生了所谓的新个体经济。”白峰如此评价新一代个体户。

  去年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近年来,网络直播、微商电商、新媒体等新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已占到个体工商户总量的近三成。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体工商户的重要价值又凸显出来。

  个体户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它也必须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线上年轻个体户们直播正热,线下老一辈个体户们依旧热火朝天,奔赴天南地北。开小超市的永嘉人、种草莓的建德人、做小吃的嵊州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浙江个体户的身影。“‘地瓜经济’不光是那些已经上规模的企业,个体户也是‘地瓜经济’的表现形态之一,而且是实现共同富裕非常重要的一种路径和表现形式。某种程度上,个体户对共同富裕的价值更大。”杨轶清说。

  1亿以后怎么办?

  白峰把个体户主体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目前,大量的生存型个体户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低小散”造成的资源浪费、税收流失、效率低下等。从2012年以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政策,相继鼓励40多万具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发展型”个体户,转为中小微企业。

  变“野马”为“战马”,才能做大做强。事实上,早在15年前,章华妹就已经注销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杨梅为代表的网络主播们的最终归宿,也是从个体户变为MCN运营公司。“不是公司,有时候连竞标资格都没有,走账都困难,还有一定法律风险,个体户只是商业的初级形态。”白峰说。

  迈上1亿大关,需要我们在政策、战略定位上进一步提高“个体经济”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扩大“成长型”“发展型”个体户的盘子,加快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个体户比喻成源头活水,那么中小微企业就是小溪小河,规上企业就是大江大河。只要充分打通毛细血管、疏通堵塞淤泥,中国经济就能如同滚滚长江绵延不绝。

  (执笔:王超)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从一万到一亿,说明了啥 2023-02-17 25432076 2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