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苍南:谱写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新篇章

  累计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数量超前两年总和;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1%,排名全省第一;矿山企业总产值超220亿元,回乡纳税达13.88亿元……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勾勒出了苍南经济稳质提升的路线图。

  过去的一年,苍南高效统筹、精准发力、创新破难,经济发展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新的一年,苍南将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抢占发展新赛道、开辟发展新空间,全力拼经济,奋力谱写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新篇章。

强链:“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

  2022年11月3日,中国广核集团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穹顶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穹顶位于核岛顶部,是核电站第三道安全屏障的关键组成部分。穹顶重量达238.5吨,直径45米,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而对接钢板壁厚度仅约6毫米。吊装工作需要克服风力影响下的偏摆和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等挑战,将穹顶整体吊到70米高空,再通过仅1—3毫米的焊接钝边与核岛筒体平稳对接,吊装控制精度要求极高。“这就好比用起重机穿绣花针。”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核岛土建高级主管工程师钟洪进说。

  苍南抢占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积极招引推进新能源大项目。去年,三澳核电一期1号机组核岛完成穹顶吊装,2号机组常规岛主体工程开工。苍南2号、3号海上风电顺利核准,1号、4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多次夺得全省红旗奖,远景零碳产业园加快建设。

  今年的苍南政府工作报告,把清洁能源产业提升到了“高质量发展主要依托”的位置。提出攻坚清洁能源全产业链,构建“千亿核电、千亿风电、千亿关联产业”全产业链,推动“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产业在苍南率先立起来、强起来。其中,锚定“千亿关联产业”,深入谋划华东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建设,开工汉禾硬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确保远景风机总装基地及轴承、发电机生产中心全面投产,力争远景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千亿关联产业”提升了苍南现有的清洁能源产业格局。

  今年年初,苍南召开新春第一会,一举签下19个“大好高”项目,总投资达302亿元。此次签约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额达116亿元,是苍南紧盯风电头部企业产业布局动向并及时招引的成果。该项目由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远景科技集团在苍南投资的第2个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建成后将为苍南“千亿风电”产业再添一支劲旅。

跃升:数字经济多点绽放

  “矾山肉燕”是苍南的特色小吃。苍南通过小作坊“牵手”大企业,为“矾山肉燕”搭建共享直播间。苍南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各项难点,该局对接当地龙头肉燕企业与小作坊,由龙头企业提供专业直播间场地与直播运营指导,小作坊入驻直播间推销本土肉燕、推广肉燕非遗文化、展示矾山风土人情。大手牵小手,很快数十家肉燕作坊入驻。

  去年8月,全省“GM2D”示范区建设专题例会在苍南举行。“GM2D”即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从一维条形码向商品二维码的过渡迁移,达到各行业之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苍南县是印刷产业大县,也是浙江“GM2D”示范区县域先行试点地区之一。为全力推进“GM2D”试点工作,苍南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明确参与试点工作企业财政补助的通知》,对包装印刷环节技术改造,按每家实际发生的设备购置、软件购置等不含税投资总额的50%,给予不超过1200万元的补助。此外,苍南还开发了“苍南县一物一码公共服务平台”,为参与“GM2D”工作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免费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结算管理”系统。

  作为山区县,苍南抢跑数字经济赛道,全力弯道超车。今年,将攻坚数字经济跃升发展,放大数字经济对发展的叠加、倍增效应,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具体举措包括:发挥“GM2D”示范区县域先行试点优势,启动云码科创园建设,建成“GM2D”研究院,做大做强可变数字印刷核心区;联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启动实施“苍南针织产业带品牌出海”计划,加快打造电商总部大楼、跨境电商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确保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8%以上等。

集群: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在今年苍南“新春第一会”签订的19个项目中,12个落地在苍南经济开发区。作为苍南产业经济的主阵地,近年来,苍南经开区采取了政府征收挂账收储、政企联合统招统租、企业自主改造、企业联合改造和土地置换改造等模式,对园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温州科典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该企业现厂房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4.23万平方米,用于6家企业租赁,属于建而未投土地。通过实施政企联合统招统租模式,产业园建成后,将交由属地政府统一定位招商、物业管理和监管服务,用于招引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亩均税收预计增加近6倍。

  近年来,苍南开展多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暨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攻坚行动,用来整治全县工业低效用地,推动工业“低洼地”变为“高产田”,争创经济发展更高质量县域样板。预计两三年后,苍南全县改造面积相当于再造34个百亩小微园,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1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26万元以上。

  攻坚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苍南多措并举。今年,苍南将全面深化链长制,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精准招引营销、设计等龙头企业,建成投用数字云仓,加快打响针织产业区域品牌。紧密联动同济大学,加快构建再生棉纺产业闭环生态,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仪器仪表、塑料制品、纸制品、食品加工、箱包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

  接下来,苍南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域推进老旧工业园改造提升,新谋划改造项目1000亩以上,实施拆改400亩以上,开工建设40万平方米以上。

回归:抱团提升再出发

  1月31日,苍南县矿山井巷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政企齐聚一堂,共谋苍南矿山井巷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苍南有650多年矾矿开采史,鼎盛时期矾矿年产值占温州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凭借开矿的百年技艺,苍南矾矿人走出大山,软锤号歌闯天下。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十几万苍南人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矿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但苍南人在外经营的矿山企业虽多,却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弱,无法形成合力。

  对于苍南来说,矿山井巷业是潜力巨大的战略产业,也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苍南高度重视矿山井巷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优服务、补短板、强保障为工作重点,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中国矿山井巷之乡”金招牌。苍南县委、县政府成立高质量发展专班,通过行业整治和提质,淘汰落后产能,激励矿业企业智能化改造、人才引育等,培养“优等生”。

  近年来,仅总部回归苍南的矿山井巷行业企业就有43家。2022年,苍南县矿山井巷行业产值超200亿元,本地纳税13.88亿元,约占全县税收总额的30%。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矿井人捐赠助力美丽城乡建设、五水共治和奖教助学、慈善公益等的钱款已超3.5亿元。

  去年4月,在温州全市制造业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苍南县矿山企业中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龙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建峰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温州东大矿建工程有限公司,均荣获2021年度温州市民营经济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矿山企业,已成为苍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助力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目前,苍南正谋划打造中国矿山机械交易中心、世界观赏石交易中心、矿山井巷业金融服务中心、矿山井巷业创新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5大中心,并积极与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华为“煤矿军团”、中国电建华东勘研院、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公司等战略合作,建设融智慧矿山装备产业创新集群和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智慧矿山实验基地,为打造现代新型矿山产业成长地提供硬核支撑。

  (本版图片由苍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苍南:谱写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新篇章 2023-02-17 浙江日报2023-02-1700006;浙江日报2023-02-1700017;浙江日报2023-02-1700011;浙江日报2023-02-1700020;浙江日报2023-02-1700021;浙江日报2023-02-1700025 2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