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天台南屏:绘制现代化山乡共富新图景

  “今年春节,南屏乡旅游经济再创新高,接待游客量是去年同期的200%,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生意都特别红火,全乡旅游业收入预计增加100余万元。”天台县南屏乡党委书记潘晓萍说。

  一心谋发展,全力促振兴。一年来,南屏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先后取得省级健康乡镇、省第二批低(零)碳乡镇试点创建单位、市级“三新”共富乡村综合改革试点等荣誉。

  村景美了,口袋“鼓”了!南屏乡正走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道上,推动着乡村发展日新月异。

  勇迎跨越年,奋进共富路。“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有奋斗就有未来,绘制现代化和合之城南屏图景的号角已经吹响,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潘晓萍充满信心地说,2023年,南屏将按照“一心两翼三区”战略布局,对标县委“大跨越关键年”要求,持续推进经济质量、产业结构、文旅融合、民生共富、基层智治“五大跨越”,接续奋斗绘制现代化和合之城南屏图景。

  产业含绿

  提升乡村发展“含金量”

  去年,南屏乡获批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8000万元旅游专项债项目,这一喜讯令全乡上下振奋不已,山区乡在绿水青山中寻找致富“密码”,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

  产业“火”了,乡村才能“活”。近年来,该乡积极发展实施村民持股、片区组团、校企合作、资本引入等模式的强村公司,首批试点涉及前杨、上杨等6个村庄。据该乡农办统计,依托强村公司带动共富,试点村集体经济增收8%左右,村民增收10%左右。

  特色产业风生水起。依托强村公司,实现黄茶、黄桃、杨梅、高山蔬菜等农特产业规模化发展,成功注册“上杨飞黄”等地理标志品牌,做强产业经济。依托中科院钱前院士团队,推进莲花梯田片区旱稻试验田项目,开拓节水种植新路径,做强“梯田经济”。

  拓展销售渠道,让“南屏山宝”飞出大山。深入实施“红色村播”,培育村播人才,打造乡村两级村播工作室。打造特色青年之家,组织开展“青年助农忙”“青春助农直播”等活动。

  村村有收益,这是资源兑现的美好写照。前杨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回收闲置土地和荒废桃园,由强村公司进行统一规模化管理,累计盘活果园面积250亩,每年增收约50万元;上杨强村公司凭借“上杨飞黄”自有品牌,统一采购、加工,2022年实现黄茶销售额120万元,有效促进黄茶种植户400余户持续增收。

  招引大项目,为乡村腾飞添翼。南屏乡深化“班子包抓联系、管家全程服务”制度,如期推进农商银行档案大楼、乡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4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712万元。坚持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行动,赴宁波等地举办“情系南屏 共富共赢”招商推介活动,通过乡贤搭桥,签约落地1亿元以上项目2个,开工入库4个。

  文旅融合

  带动乡村资源“火起来”

  十里红枫、百年洋房、千年古村、万亩梯田……在南屏乡,有挖不完的文旅宝藏资源,它们是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

  做强文旅融合,让美丽底色更加厚实。每逢深秋前往,满目皆“枫景”,10余年来,南屏乡坚持举办红枫节,借着南黄古道名气大涨。与往年不同,最新一届红枫节也是森林旅游节,这都是全域旅游品质大幅提升的成果。

  该乡坚持生态为先、文旅融合,推进梯田绿道、水系连通、南黄古道修复、绿廊奇特光影隧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贯通水陆脉络、丰富全域“夜”态、擦亮旅游名片,创成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入选省级低(零)碳乡镇试点创建名单。全年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超2000万元。

  全域皆是景,景色各不同。从前杨村的“四知文化”到山头郑的“民国风情”,从翠东村的“绿色农耕”到下汤村的“红色记忆”,南屏乡依托南黄古道党建示范带、绿色农耕党建示范带、莲花梯田党建示范带,以“党建+文化+产业”助各村打造出自己的文旅特色。

  如今,更多游客喜欢上了乡村深度游。新一年,南屏乡将在村庄环境全域整治上下足功夫,开展农房、管线、村道“新三大革命”,加大美丽城镇智慧管理平台推广使用力度,不断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争创美丽宜居示范村。同时,抓住古道梯田、红枫古村、四知文化等本地特色资源,大力挖掘农文、文旅、文创等产业融合业态,发挥“乡贤能人”资源优势,主动对接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个。

  共建共享

  让乡村生活“有温度”

  “我常年在这里上班,偶尔也拿些材料回家给家里人做做,一年收入能有好几万元,够全家生活了!”老杨是南屏乡前杨村的低收入农户,自从到村里的安泰电器“共富工坊”上班后,家中生活条件好了不少。

  为了让村民增收,南屏乡让县城企业在乡村开设加工点,带动产业链向落后山村延伸,把小农户与大市场、大生产连接起来。去年以来,南屏乡全方位挖掘建设“共富工坊”,通过“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致富模式,让农民实现了“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

  产业旺、聚人气,乡村治理得有“几把刷子”。南屏乡组成了一支和合调解团——“南山表兄”,每天走村入户为群众化解“心结”,现在还升级打造“南山表兄”3.0版本,吸收新乡贤、律师、退役军人等新鲜血液,优化调解团成员结构。深化“枫跑团”便民服务体系,依托“枫情邮局”,打造“微中心+全服务”模式,实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更优质。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在南屏乡推进,例如前杨村数字型文化礼堂、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阳光厨房项目、“四好农村路”项目等,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复兴少年宫、体育委员e站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四千工程”进文化礼堂、送戏下乡、政策理论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实现“精神共富”。

  (图片由天台县南屏乡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天台南屏:绘制现代化山乡共富新图景 2023-02-16 浙江日报2023-02-1600010;浙江日报2023-02-1600006;浙江日报2023-02-1600015 2 2023年0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