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了,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持续聚焦三农
本报记者 祝梅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几乎没有悬念,主题再次聚焦“三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聚焦“三农”问题20年。为什么中央一号文件会持续聚焦“三农”工作这么多年?
一言以蔽之,“三农”对于中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一
说到“三农”,和它一起出现的表述常常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重中之重”“坚实基础”“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农”为什么重要?
以大历史观观之,民族要复兴,农村必振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凡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解决了土地革命,谁就赢得了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亿万农民翻身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三农”领域进行了艰辛探索。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大幕率先在广袤的乡村拉开,农村社会生产力得以有效释放。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为此,中央持续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正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考虑的必然结果。
从当前国际形势观之,稳住“三农”,就是稳住中国的底盘。
正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二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希望自家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能满满的,手里捧着的饭碗能稳稳的。
农产品供给有保证,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还有,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大家都希望烟火气尽快回归,把内需和消费拉起来。
在这过程中,农村就有巨大空间,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城乡经济循环,进而畅通国内大循环。
从日常的“吃吃吃”和“买买买”中,就能看到“三农”都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
所以说,“三农”是拼经济的基础,是筑牢底盘的基本保证,稳住“三农”,经济底盘就稳了。
尤其是当下,“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频发,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稳住“三农”,我们就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比如去年的粮食生产,经历北方罕见秋汛、夏季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农资涨价、局地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战。
在党中央有力有效的决策部署下,粮食再夺丰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浙江的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更是创下7年来新高,农林渔牧业增加值增速9年来首次突破3%。
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
3年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返乡。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大局能够保持稳定,没有出什么乱子,关键是农民在老家还有块地、有栋房,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即使不回去心里也踏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梳理,让我们更能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九个部分的深意。量大面广、艰巨繁重的任务中,彰显着“三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作用。
三
浙江虽是资源小省,但在“三农”工作上探索不停,屡屡创下“逆袭”的高光时刻。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八八战略”中的第四条就关注城乡发展问题:“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不管是主持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等一系列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文件,还是亲自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以及探索推进“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习近平同志对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和“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直接推动了浙江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制度框架的构建和完善。
可以说,浙江的“三农”工作谋得深、起步早、跑得快,“三农”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均衡协调。
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浙江每5年出台一个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实施一个针对具体扶贫对象的扶贫工程。
2015年,浙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4600元这个标准,远高于国家制定的扶贫标准。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浙江牢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毫不含糊地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突破点,采取一系列硬核举措:
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万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0年缩小。
如今,置身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新征程,意味着包括“三农”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先行的理念、先行的标准、先行的行动、先行的成效,哪一个方面落后了、停滞了,都会影响全省大局。
浙江在“三农”领域立下三个目标——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和乡村振兴示范省。
仔细看目标,“强”“先行”“示范”这三个词,代表着现代化的速度、质量和成色,浙江要让“两个先行”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压舱石”更加厚重、保障力更加强大。
四
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浙江以怎样的作为挑大梁?
简而言之,就是一套新的四则运算:做好农村产业振兴的加法、缩小城乡差距的减法、科技创新驱动的乘法、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除法。
产业的加法怎么做?用脱口秀里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上价值”。
具有浙江标识度的农产品不少,奉化水蜜桃、诸暨香榧、庆元甜橘柚、平湖西瓜……产业有了,关键得有产业链。
我们常听到工业领域说“产业链”,农业领域也一样,需要打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需要与二三产业贯通融合,需要资源要素全流程优化,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分工。
产业的加法就是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重塑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价值。
去年,省农业农村厅盘了盘全省农业全产业链:单条产值超10亿元全产业链共82条、年总产值2575亿元。今年,浙江计划打造90条以上单条产值超10亿元的全产业链。
除了支持山区26县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浙江还将引育一批农业上市公司、农业头部企业,完善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为的就是让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企业集群,让浙江乡村长出更多产业“新苗子”。
缩小城乡差距的减法,这道题浙江不陌生。
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也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从城乡融合的角度审视农村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仍有差距,农村人居环境条件仍需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减法,减的是城乡在基础设施、要素流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比如,在引导要素资源流向乡村方面,浙江持续深化了20年的“千万工程”是最重要的抓手。未来乡村就是浙江最新打造的一块试验田,城市有的服务功能,家门口都能有。
浙江还在做一件事儿,就是把城乡风貌连成片来打造。今年浙江提出实施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意味着,县城的承载能力成为浙江探索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生活服务品质“对标”的突破口。
科技创新驱动的乘法,则会带来几何级的效应。
乡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浙江要把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进到乡村,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加快推进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融合。
一方面,浙江瞄准劳动生产率,将它作为提质增效的关键点,具体的方法就是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农业“双强”行动,给乡村装上数字经济引擎。
此外,围绕打造农业科技体系,浙江加强基础研究,第十家省实验室湘湖实验室,重点布局现代生物种业创新、绿色健康高效农业两大研究集群;
加快推进种业革命,组建省种业集团、搭建种业阵型,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良品种、有影响力的种业企业。
除法就更清晰了。
紧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重点、难点、突破点,浙江要谋划、强化创新制度供给,助力乡村资源盘活、要素流动、村强民富,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更强活力。
今年,浙江以“人”“地”“环境”三个关键词全维度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通过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让农民在城乡间来去无忧;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延伸覆盖到乡村;
通过优化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流程,深化农业农村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等,提升在农村办事的便利度、精细度。
以四则运算释放出“三农”的巨大动能,春暖花开正当时,我们脚下的土地,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