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温州:彰显使命担当 展现财政作为

  财政工作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助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重要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去年,温州市财政局坚决锚定“两个先行”战略部署,全力服务和保障“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应变局开新局,以非常之力取得非常之效,交出了“财为政服务”的高分答卷——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9亿元;全市民生支出887.1亿元,增长11%;连续三年向上争取资金要素支持超千亿元;连续三年蝉联省政府财政管理督查激励项次全省最多;财政“金改”、“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在线”平台等多项改革工作成为全国样板……

  聚焦稳增长保运行

  交出“稳进提质”高分答卷

  面对多种因素影响,温州财政系统坚持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攻坚精神,以财政的稳和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9亿元。抢抓政策资金窗口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素120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71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473.4亿元),撬动有效投资3290亿元,债券总额及专项债额度均居全省第一。

  争做精明“大管家”,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百姓过“好日子”,迭代《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负面清单》,去年全市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压减9.5亿元,确保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更好节用裕民。

  聚焦强主体激活力

  交出“惠企纾困”高分答卷

  “2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收到了,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走出了困境。”温州市仟亿无纺布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家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该公司的生产线由于设备供热问题迟迟无法开工,令回乡创业的他坐立难安。去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200多万元留抵退税,立刻全部投入设备改造。

  企业有难题,财政见行动。面对企业发展困境,温州财政系统坚持以真抓实干、真招实招、真金白银为企业送去“及时雨”,注入“强心剂”。组建“5+4”稳进提质工作专班,打出“退缓免减”税费组合拳,去年累计为企业提供453亿元现金流,其中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03.2亿元,真正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加法”。

  在全省以数字化改革回应群众美好生活期待、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时代背景下,温州财政积极探索整体智治新图景,创新打造“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在线”平台,实现财政奖补全部线上直达,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47.6亿元、惠及企业群众879.1万户次。同时,进一步健全平台“预拨付”机制,针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化改造、一般技改和“登高计划”信息化等企业投入类项目,实行“按比例预拨付”,一单集成,精准推送,兑现周期缩短6—12个月,能早则早、能快则快为企业送去现金红包。比如瑞安市万隆化工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改造项目,根据原政策今年才能申领补助,通过“预拨付”机制,去年3月就收到了补助资金600余万元。

  聚焦惠民生、增福祉

  交出“幸福温州”高分答卷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财政承担着“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引领变革”的重要作用。为了回答好“共富路上,财政做什么”的时代课题,温州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把握部署,迭代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为推动“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加快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沉甸甸的数据,凝结期盼与奋进——全市去年民生支出887.1亿元,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投入疫情防控资金62.8亿元保障患者救治等刚性支出;投入12亿元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投入4亿元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体系革新;投入62.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197个;投入64亿元保障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投入79亿元提速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项目……

  如何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激活乡村活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温州财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84.4亿元保障“未来乡村”试点、田园综合体创建、农业双强、预制菜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持续深化财政资金折股量化改革,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带动低收入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主动作为,踔厉奋进,勇担历史使命,为奋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贡献财政力量。”温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温州:彰显使命担当 展现财政作为 2023-02-08 浙江日报2023-02-0800005;浙江日报2023-02-0800010 2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