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旅浙江

浙江省全域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助力“两个先行”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绣”出浓墨重彩的浙江文旅新篇章

  从古堰画乡开始萌芽,到五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从丽水、湖州为试点,到全省全域全行业推进……浙江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已经成为一项全省上下精雕细琢的“匠心”工程、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一项文旅深度融合的“赏心”工程。

  匠心雕琢,从“盆景”变“风景”。

  从绿意葱茏的莫干山脚到桨声灯影交织的安昌古镇,从红船起航的南湖两岸到大山深处的人间仙都……全省上下用“微改造”的细密针脚,畅通游客与“诗意远方”之间的通道。2022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2804个,超额40%完成年度任务,“席地而坐、悦心而游”的诗画美景逐渐显现。

  文化赋能,从“塑形”到“铸魂”。

  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浙江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必须将其植入具体项目才能继承与弘扬。在浙江,老礼堂改成图书馆、老房子改成艺术工作室、城市荒地变身体育公园等精彩故事不断上演,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旅游业“微改造”因文化而精彩,浙江人生活因文化而丰沛。

  全民参与,从“共建”向“共富”。

  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旅工作的永恒追求。“微改造”不仅改变了旅游景区、城乡风貌,也擦亮了全域旅游的底色,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打开了共同富裕的通道。2022年,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共15105个,实际投资超502.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101.4%,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点上开花、线上精彩、全域富美,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浙江正描绘一幅现代宋韵“清明上河图”,为推进“两个先行”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旅力量。

“船”与“桨”——

以高位谋布局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在这片诗情画意的土地上,文旅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从未懈怠。

  面对近年来浙江旅游高速发展暴露出的“远看像幅画、近看不像话”的短板和大众旅游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场涉及全省全域全行业的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应运而生。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自2020年底在古堰画乡首次提出后,“微改造、精提升”写入了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联合推出了《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

  以此为指引,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数字系统、一项评价指数、一个推进办法、一张问题清单、一套奖惩机制、一批专家与志愿者队伍、一批技术规范、一批评选活动、一个宣传专栏”“十个一”举措,强化制度供给,完善考核激励。在2022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中,“微改精提”被列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主要评价指标”。

  船为安身立命之所,桨为求志达道之器,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就是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船高速前行的船桨。自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将其作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和“主抓手”,在市县区域内形成互相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地从“动起来”到“跑起来”,全面推动“微改造”。

  丽水市率先出台了《丽水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发布《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认定导则》,天台县召开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暨“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推进会……根据《浙江省旅游专班关于2021年度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及山区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结果的通报》,以仙居、安吉、吴兴、新昌等为代表的20个县(市、区)上榜“微改精提”前20名,泰顺、天台、松阳等10个县(市、区)上榜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前10名。

  在浙江,微改造改出了全域旅游发展共建新合力,改出了共富新动能,改出了共享新品质。两年来,全省各地将“微改精提”行动与乡村振兴、美丽城镇等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信息共享、资源集成、成果叠加,充分听取百姓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吸收“民间智慧”,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民众支持的良好局面。

“形”与“神”——

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城乡共同富裕

  雁荡山雄奇俊秀、江郎山风光无限,瓯江如诗如画、富春江天下独绝……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然而,当“以人为尺度”去重新衡量这里的旅游生态,“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就有了更具象的抓手。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浙江发布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发布第一批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技术导则名单的通知》(发布9个导则),使“微改精提”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在此指引下,从浙北平原到浙南山区,从舟山海岛到金衢盆地,一个聚焦“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的“五精”工程全面铺展,汇聚成了居民获得感、游客体验感双提升的幸福长卷。

  微改造的精髓在于一个“微”字,在于把“绣花功夫”做足。湖州吴兴区坚持“微开发”,以盘活存量为重点,大力推动闲置资源市场化。其中,妙山草堂自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产生经济效益总计20余万元,带动百姓致富。在全省层面,已建立“微改造”专家团队和“微改造”监督员团队,为各地区“问诊把脉”。

  微改造不是为了改造而改造,最终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浙江发布了《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指出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质量效益,助力共同富裕。

  在山区26县之一的泰顺,“微改精提”已经成为改善村容村貌、植入乡村业态的重要契机。以村尾村为例,该村微改造之后从空心村变身网红村,仅2022年国庆期间就吸引游客3万多人,村尾村“微改精提”助推共同富裕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名单。

  微改造不仅着墨于青山绿水,落笔于白墙黛瓦,更在于对人心的“微创手术”。“我们这里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小花匠。”丽水古堰画乡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充分调动景区内党员、群众、游客参与“微改造”,该景区组建了“微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劝导、美丽庭院灯工作,使景区由内而外散发出美的气息。

  微改造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是中国式现代化于细微处的体现,需要市场化、专业化的力量参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旅游协会开展合作,统筹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企业“无形之手”、高校协会“专业之手”的作用,为“微改精提”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微改精提”行动开展以来,已举办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助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创意策划大赛、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培训班,着重培养和吸引微改造的专业人才、青年人才。启动2022“微改造、精提升”诗画浙江摄影系列活动,让人民成为阅卷人,于今昔之变中展示微改造的成效。

“根”与“脉”——

以文化为灵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当前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已发展到必须深挖内涵、厚植文化、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作为上山文化、良渚文化、宋韵文化等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必须把本地文化、本土元素提炼出来,合理合情合景地融入到重要节点中去,才能形成独特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破败的民房植入非遗元素被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民艺馆,水泥路铺上青石板成为记忆中的江南小巷……在瓯海区,山根模式已在全区进行复制推广。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对原有的传统建筑进行改造提升,以绣花般功夫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实现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没有根,就没有未来。文旅深度融合,留住了历史文化之根,就是留住了旅游发展的命脉。浙江省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为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走进柯桥安昌古镇,老字号特色铺装随处可见,街头小景点缀其间,灯光美景让老街重焕光彩。近年来,安昌古镇以微改造为契机,稳步开展“一河两岸”夜景灯光工程,通过对老街房屋屋檐灯光改造,营造烟雾缭绕如梦如幻的水乡盛景。

  在嘉兴南湖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不久前完工。该中心融入影像、VR、全息投影等技术,整合开发嘉兴运河沿线诗词、历史遗存和非遗等资源,给予游客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同时,还配套了凤凰洲书院、放鹤洲精研舍、演雅汉服馆等6个商业运营空间。

  当前,浙江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使文与旅深度融合,才能成就“诗和远方”。

  天台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在“微改精提”进程中,创新实施和合文化改造提升工程,将和合文化与城市形象提升、景点景观改造融合在一起。如今路过天台收费站,莲台大地艺术已经成为展示和合之城的“金名片”。

  在浙江,一餐、一宿、一礼、一艺、一集都有其文化脉络和历史传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密相联。

  在丽水,微改造除了挖掘剑瓷文化、畲族文化、摄影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植入旅游景点之外,还注重发掘当地的洋芋丝、梅干菜、土爽面等“山间土货”,作为伴手礼赠予客人,实现以情留人。

  (本版图片由各市、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协会提供)


浙江日报 文旅浙江 00014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绣”出浓墨重彩的浙江文旅新篇章 2023-02-02 浙江日报2023-02-0200008;浙江日报2023-02-0200005;浙江日报2023-02-0200006;浙江日报2023-02-0200007;浙江日报2023-02-0200039 2 2023年02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