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上不上教材,都是传承爱国主义名篇

  最近,电影《满江红》火了,岳飞以及《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也被送上了热搜头条。有很多网友称人教版教材把岳飞的《满江红》给删了,并用秋瑾的《满江红》代替。知名教育作家、全国百强名校语文教师吴小轶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从未选编过岳飞的《满江红》,或许有少数地方版本教材选用,但使用范围和时间都有限。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后,会有点困惑。明明在脑海深处,岳飞版《满江红》占着一席之地。既然没学过,为什么这么多人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其实,在众多的综艺节目、影视、流行歌曲包括历史教材、思想品德教材里,或者个别地方教材以及拓展阅读材料里都可能出现过这首词。所以,大家觉得特别熟悉也不足为奇。

  公众记忆的时间线并没有被篡改,出版社也没有心怀叵测地删除。但是,这个热搜并不只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波”,有些东西仍须厘清。

  这件事,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同样上了热搜的“鲁迅文章被教材删除”,以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斯人”之争。教材事关下一代的教育,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成长阶梯,受到高度关注自然不为过。特别是“毒教材”事件后,家长和社会对各类教材可以说拿着放大镜仔细审视,生怕有一点差池。网友口中的所谓《满江红》被删,其实也是“教材焦虑”的一种体现。不过,这种担忧是可贵的,教材兹事体大,确实需要足够重视。但是,也不能听风就是雨,胡乱解读、乱带节奏,甚至动不动就是“背后是一盘大棋”的阴谋论。

  《满江红》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确实是任何时代都值得大力弘扬的,但是否一定要出现在语文课本中,才能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些年来,虽然《满江红》没有入选语文课本,但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张口就能背诵,就是力证。可见,当下大家传承爱国主义的渠道是多样的,语文课本并不是唯一渠道。事实上,现行的统编语文教材并不缺少民族脊梁之文。古代作品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现当代作品有毛泽东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所以,没有此文,还有彼文,课文里的爱国主义一直在场。

  时代在变,爱国主义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充盈。所以,爱国主义的传承,从来都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又何必拘泥于课本呢?从节假日大家争相打卡的红色景点,到B站上网友们演绎的各种版本的红歌;从学校里老红军声情并茂的战斗故事,到屏幕上追个不停的红色影视剧,爱国主义的传承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有这些方式与教科书的相互配合,必将有助于未成年人提升文化底蕴、增进爱国情怀。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上不上教材,都是传承爱国主义名篇 2023-01-31 25359736 2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