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家身上看信心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家的信心似乎有所不足,社会上也是议论纷纷。
信心比黄金重要。新的一年,企业经营信心到底如何?记者深入走访了一批浙江企业家,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谈,我们感受到了期待、希望与信心。
(一)
起风了,所有的毛孔都能感知。
当下经济社会环境高度复杂与不确定,企业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感受最明显:
“过去这一年,难关有点多,有些喘不过气来。”
“现在是民营企业家彷徨、信心不足的时期。”
“今年我感觉是最困难的一年。”
……
对于发展预期,采访中,一些企业家认为,今年是挑战巨大的一年,继续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些改革开放时期起家、经历全周期创业的企业家,甚至认为今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家信心充沛,展示了危中寻机的转型成果。
学者们同样表达了危与机相伴的观点,认为只有企业和政府团结一心促改革、拼经济,2023年我国经济才会出现较明显的积极改善。
企业的兴衰,既取决于经营者的运筹帷幄,也始终紧贴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走势和人民的需求,无法超然物外。
——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国际政治格局动荡不安,经济要抬升,必然面临新旧叠加的挑战。有人将当前世界经济比作染疫的病人:全球通胀飙升,创十年新高,“高烧”不退;市场大幅震荡,增长动能持续流失,“阴阳”不定。
——中国经济自然无法独善其身,依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确定性依然在,社会信心亟须提升,有的政府部门在出台或调整政策时,节奏把握上也需更加精准发力。
——企业战略上,面对经济周期缺乏经验没有“过冬棉衣”,战术上缺乏应对冲击的“工具箱”,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现金流不足、订单流失、人工紧张、两头挤压导致利润率下降等困难面前,一些企业并没有想好出路,焦虑感挥之不去。
从以上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面,企业信心流失的“病源”一目了然。
除了非常态变量,像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行业的新陈代谢、技术的迭代升级等常态化变量,如果不能客观看待,也会影响人们对局势的判断,从而影响信心。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里的企业,平均寿命从1958年的61年,降到了2022年的不到18年。市场经济的茂林中,万木竞发、有新生有消亡,是客观规律,也是生机所在。一些要被市场淘汰的企业黯然退场、中途夭折,并不影响那些好企业风华正茂、长命百岁。如果不能将常态与非常态变量区分,不能穿透历史周期律客观看待,就容易陷入过度悲观,失去对时与势的精确判断。
其实信心衰退的全球“氛围感”,更加强烈。去年12月,《日本经济新闻》“日本100名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世界经济将“恶化”的回答继去年9月调查之后继续增至近四成。今年1月,《2023年度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显示,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依然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去度过这个比想象中更漫长的冬天。
(二)
关于有的企业家信心缺失,简单说就是:外头有点冷,心头有点凉。落到具体某个企业,难的无非两点:有钱赚不到,有苦说不出。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这些企业家心头的“凉”,大抵也与此有关系。
岁末年初,大家都盯着一个数据:居民存款又创下新高。
一边是消费意愿不足,一边是老百姓兜里越来越有钱;遍地是金子,可有些金子看得着、赚不到。
影响信心的因素,舆论也是重要一环。在这个尤其需要给企业家加油鼓劲的时刻,某些论调盯住个别案例,以“资本家”三个字四处扣帽子,煽动对企业家群体的不满,鼓吹“民营企业退场论”。
采访时,很多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谈到了这些负面声音。“这两年来,从‘民营企业退场论’到‘民营企业清算论’,这些声音和言论一直没停过,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说。
非蠢即坏——这种论调无疑是失实的、偏颇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这些言论很动摇和影响民营企业的信心。”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坦言。
虽然荒腔走板,缺乏常识,却颇能蛊惑人心。网络上的这些错误信号,挫伤了部分企业家的信心。
“最关键并不是这些言论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种言论的态度:是不是积极的、主动的、态度鲜明的?有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回复这些错误言论?我们不能任由这些言论在自媒体、在社会层面发酵。”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史晋川表示,“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正面的声音是远远大于杂音的。”
说说是“自己人”,实际上经常被当作“外人”看待——这话说得有点尖锐,可也是一些企业家的切身感受,“玻璃门”现象还是有。一位在市场里搏杀了大半辈子的企业家感慨:“有的部门做事‘面上光’,表面上市场主体平等,实际上还不是一碗水端平。”耳边听着一些伤人的话,手上处理着一些烦人的事;听到了很多道理,可日子过得依然有些难,这样的境况,恐怕正是一些企业家“有苦说不出”的症结所在。
正因为如此,2022年末,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的一番话,迅速引发了广大企业家的共鸣,让大家心头一暖:“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对浙商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关心浙商飞得高不高,更关心浙商飞得累不累,努力为浙商创新创业营造最优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三)
最近,关于平台经济的暖风频吹:在浙江,省委书记前往阿里巴巴调研,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湖北,省委书记与李彦宏座谈,并见证百度集团、集度公司与武汉签约合作项目……
于是乎,一些“浑水摸鱼”的话,也开始流传,有个说法叫作:平台企业又从“牛夫人”变成了“小甜甜”。
这类解读的常见手法以偷换概念居多。必须说清楚,有些平台企业做大之后,继续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用市场垄断地位予取予求——这其实是“小甜甜”自以为“多年媳妇熬成婆”,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牛夫人”,藐视规则甚至破坏规则。这样的“小甜甜”自然是不可爱的。
其实,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是合法经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都是“小甜甜”。
企业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现代商业文明中,越来越体现为以遵循规则为前提。我们倡导的是,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勇敢地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浙商敢闯敢冒,“突破规则”闯出了一方天地。某种程度上,一部中国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家交替登场的风云录。一批敢想敢干的“鲁冠球”“宗庆后”“徐冠巨”“南存辉”们,闯出了一片天。世纪之交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经济活力充分涌流,中国企业势如破竹,冲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机遇。
而近年,政府针对资本无序扩张、企业无序发展等加强了规范,企业家从“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想干”,到更加自我约束,必须在法治、规则的约束下行动。一些以前能干的事,现在不能干;一些以前能赚的钱,现在变得更难赚,甚至不能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里,“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面对这样的改变,企业必须学会在规则之下寻找新打法。
新的规则,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那些把握住机遇的人,总能御风而行。
(四)
冲破不确定的迷雾,信心就是前方那盏灯。
从政策信号看,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民营经济这么大的体量,怎么可能去打压?我从来不相信所谓‘打压民营企业’的论调,任何地方政府都不会去干这样的事。”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说,多年来自己一直坚信国家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决心,坚守实体经济的阵地,即使在过去这困难的三年里,企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宗庆后说出了大实话。如果说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至少有两点是确定的: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两个毫不动摇”必须长期坚持。想明白了这两点,信心就有了最大的支撑。
采访中,无论是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等一批企业家,还是史晋川等专家学者,说到影响企业信心的因素时,都提到了三组关键词:市场、营商环境、企业自身。
显而易见,其中政府可以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的就是:营商环境。
政府如何持续完善营商环境,让“阳光雨露”能“精准滴灌”,补到点子上、贴到根子上?如何推进改革攻坚、“手起锤落”,干脆利落地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如何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民营经济可以依法参与公平竞争?
给民营经济添动力、长士气,浙江已经早早行动,抓到了点子上。去年底,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全面提升优化环境促开放,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送金送银不如送政策,今年初省“两会”期间,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
不仅是政策给力,一些向好的预测数据,也开始给信心“加温”。向外看,近期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国际机构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左右,上调至5.2%以上。向内看,去年浙江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比上年增长7.3%。年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28个省份设定2023年GDP增速目标平均为6.0%。看涨,是基调。
(五)
除了相信相信的力量,信心更要靠一滴汗水摔成两瓣地干出来。
在震荡中重塑,在调整中重塑。正如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顺水行舟,才可能朝发夕至。企业家敢想敢拼与合法合规并不矛盾,洞悉时代变化,守住商业伦理,直面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变化,是企业必然要面对的成长,也是行稳致远的动力。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有四个方面的确定性是我们拼发展的底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不动摇、数实融合带来历史性的产业机遇,以及小微市场主体蓬勃的韧性和活力。”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接受“潮声”记者采访时,如此阐释信心与恒心的来源。
在转型中突围。不难发现,三年来那些活得好的企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始终带着危机感积极转型。汪力成就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一个企业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提前做好风险控制,布局资金链安全问题,“站在月球看地球”,主动嵌入到正在崛起的全球产业链中,从追求短平快的短期主义向长期主义策略转变等调整转型,为企业争取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保证了利润的细水长流。
“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多方预期走弱,但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说,信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既是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强心剂、定心丸,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舞台;二是来源于企业多年来在科技创新上的积累沉淀,在营养品、高分子新材料、香料等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30多个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处于领跑或并跑地位。
“不管什么情况,总归还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追求企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确保企业的产品、发展的方向,一定是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而且是正面的、积极的需求。”
舆论场上,乐观的情绪正悄然升温。“天如果不亮那就摸黑生存,一旦看到了曙光就立刻起飞”“宁可被困难击败,也不要被困难定义”“机会,藏在不确定性里”“在萧条中发现下一支‘口红’”“越传统的生意越应该‘工具迭代’”……这些信心论,从更加宏观的视野,让人洞悉趋势性前景,更为企业家群体增添了信心。
在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履新不久就先后前往新华三、恒逸等企业调研,给他们加油鼓劲,并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为浙江企业家和浙江民营经济点赞,强调要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在情感上做到真心,在交往上做到公心,在制度上做到安心。
暖风频吹,暖意融融,又一个春天快要来了。
“你不能在晴天超过15辆车,但在下雨天你可以。”就像著名赛车手埃尔顿·塞纳深谙弯道超车之道,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熬过冬天的孩子。还是那句话,很多时候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不要小看了企业家的韧性弹性,那些怀揣英雄主义率先冲出迷雾的人,正在创造属于他们的时代。
(执笔:张萍 王超 毛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