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幸福越城,在“新”与“变”中前行

  新年的晨曦洒落越城大地,春节的味道越来越浓。

  获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全国百强区”再进位、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多个百亿级项目接续落地、“六横八纵”快速路网全面畅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越城区用一串串扎实的奋进足迹、一条条动人的上扬曲线,为幸福代言。

  每一次“出圈”,都蕴藏着蓬勃生长的力量,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踊跃身姿。过去一年,越城区以“三个年活动”“三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加速释放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让幸福感一点一滴“爬”上当地群众的心间眉梢。

蹄疾步稳 两区联动强引擎

  争先,已成为发展惯性。在2022年的“收官季”,绍兴市越城区、滨海新区启动“抢开局、稳增长、促发展”专项行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

  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一个个火热的施工现场就是最响亮的回答。在位于袍江马海片区的“绍芯谷”,只见塔吊林立,灯火通明。目之所及,让人心潮澎湃。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2年,越城区制造业投资增速再创新高,领跑全省44个工业大县。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越城区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赛道,引入头部企业,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去年,万向钱潮、比亚迪新能源、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等百亿元级项目陆续落地,新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735亿元。

  在与滨海新区的双向赋能下,两区项目共建、要素共争、资源共享、难题共促的融合发展大格局形成,产业加速崛起。去年,17个省“4+1”重大项目和5个省市县长项目100%开工,比亚迪新能源项目实现签约后89天内“四证同发”、拿地即开工。

  去年,浩浩荡荡的印染化工产业关停搬迁行动落下帷幕。越城区聚焦袍江片区城市有机更新,编制最新规划,正式启动“绍芯谷”建设。同时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1515”行动计划,不断壮大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奋力打造全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示范样板、全国产业创新示范区。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在越城区,助企服务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不断迭代的引才新政,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行动……内外兼修的越城用心打造产业发展“强磁场”,吸引更多海内外客商来越投资兴业。

变中求新 智慧城市向未来

  成功创建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古城保护利用信息管理平台获智慧城市全国创新大奖、“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监管”列入省级优秀应用……过去一年,越城区数字化改革结出累累“硬核”成果。

  “数据驱动”逐渐成为“城市进化”的关键词,那么如何实现精准变革?越城的回答是,摸准需求的脉搏,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一个二维码,促成跨洋大订单。为打通“出海”通道,让企业轻松“卖全球”,去年,越城区推出“一码找订单”应用。该应用上线以来,已有343家次企业通过应用参展,促成1亿多美元意向订单,累计为企业节约参展费用超1200万元。

  以“智”提“质”,发展动能更强劲。聚焦传统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培育、企业赋能升级三大核心业务,越城区还研发“腾笼换鸟”综合应用,推出一数监测、一键搬迁、一链招商、一池升级等功能,不仅腾得更快,换得也更精准。

  位于越城区马山街道的浙江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被列入搬迁计划,该企业负责人通过“腾笼换鸟”综合应用填报相关资料,实现多部门联合审批,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此外,越城区还加快数字赋能服务,实施个性服务定制、留抵退税快享等系列举措提振企业信心。

  以“智”促“治”,城市“耳聪目明”,治理更高效。越城辖区内历史文物众多,如何加强保护和利用成为难题。越城区以数字化破题,开发“文物智慧管家”应用,构建文物安全“一件事”集成体系,推进文物管理工作智慧转型,用心守护这些散落在古越大地上的岁月瑰宝。

  此外,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未来社区……数字化变革,正全方位塑造着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擦亮名片 越地文化活起来

  临近春节,越城市民王女士为孩子制定起假期计划。打卡徐渭艺术馆、去东浦街道的黄酒小镇看“宋韵婚礼”、到鲁迅外婆家体验“祝福仪式”……小小的“计划”,折射的却是当地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历史底蕴的深厚积淀。

  在越城,名人故事数不胜数。如何让它们走出历史圈层,为市民生活添彩、为城市发展助力,成为撬动越地文化新发展的一大支点?

  首届“水乡社戏”活动的打造,就是个生动案例。创新社戏内容,丰富看戏体验,还用五彩颜料绘出新时代乌篷船……当地沉浸式还原鲁迅笔下的水乡风情,为村民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去年以来,越城区加快解码名人、名居、名地等文化基因,持续擦亮宋韵、黄酒、阳明等文化“金名片”,加快打造世界级文化之城。“村里的文化项目建好后,游客越来越多,周末基本爆满!”在皋埠街道坝头山村,村民陆小凤夫妇经营的农家乐生意也愈发红火,两口子心里乐开了花。

  作为陆游祖居,该村联动周边村落,挖掘陆游文化,带动村民参与,联片打造农文旅IP“陆游的乡村世界”。据皋埠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已有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越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以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去年,越城区重点开展“文化铸魂”工程,发布“剑胆书心、越古超今”新时代越城精神和城市形象标识。

  2022年,越城区建成城市书房4家、文化驿站3家、乡村博物馆3家,开放名人故居4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速成形。该区还启动古城申遗,加快编制《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精心打磨“一城一桥三故里”,成功创建4A级景区城……

厚植民生 宜居宜业更幸福

  过去一年,越城区支付了一笔近70亿元的“民生账单”。

  当然,这只是定义越城人幸福的数据之一。从衣食住行到上学就业,便捷的民生服务成为当地群众最直接的“幸福感”来源。

  “吃饭、理发都能上门解决,这下省心多了。”北海街道西湖社区的周大爷在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下,申领了越城区第一批养老服务“爱心卡”,只需拨打“绍兴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热线电话,就可以预约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

  在现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基础上,该区还发挥“契约化”共建作用,把政府部门、爱心企业、养老机构、志愿者等紧密串联起来,按照“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模式,为困难老人提供更专业、多元的养老服务。

  2022年,越城区按下通车“快进键”。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段开通,于越快速路、越东快速路、山会高架路、绿云高架路先行段等智慧快速路陆续通车……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一套更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建成。

  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在优学、健康、安居、乐业等方面,越城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过去一年,越城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7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3万人、技能人才2.2万人;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保超400万元,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超1700万元;教育“双减”走深走实,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率先出台房地产新政“18条”,高规格举办全区首届房博会……

  这一年,越城还亮出新颜值,美出新气象。4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投入10亿元经费,全面实施城市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全域全过程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把剪刀剪到底、一个班组修到底”,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

  循着2022年的足迹望向未来,越城发展的春天清晰可见。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征程,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在新时代越城精神的指引下,从“新”出发,凭“新”而变,奋力朝着“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的目标不断前行!

  (本版图片由越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幸福越城,在“新”与“变”中前行 2023-01-18 浙江日报2023-01-1800006;浙江日报2023-01-1800008;浙江日报2023-01-1800019;浙江日报2023-01-1800014;浙江日报2023-01-1800012;浙江日报2023-01-1800025 2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