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金融

乡村振兴看邮储 携手同奔共富路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以特色产业贷强村富民促发展

  在浙江,有这样一家银行——

  引金融活水,努力让产业成为富农之源;

  培发展沃土,努力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开授信之渠,努力让农民拥有银行授信……

  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把普惠基因深深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2年以来,该行积极发挥自身网点优势、资金优势和邮银协同优势,将服务“三农”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战场,制定落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清单》,认真落实各类金融产品技术创新,以“一县一业、一行一品”为思路,在山区26县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形成了大量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好故事。跟随笔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去看看——

金融输血

小海鲜养出大名堂

  “今年青蟹价格不错,我卖了八九万块钱。养青蟹,水的透明度要好,蟹苗4个月就可以出塘……”作为三门县涛头村最早的一批养蟹人,49岁的林天送聊起青蟹就滔滔不绝。

  三门湾,金银滩。三门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素有“中国青蟹之乡”的美誉。这里水质优良、盐度适中,全县青蟹养殖面积8万亩,产值15亿元,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可以说,青蟹就是三门致富的“领头蟹”。

  然而,就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光景。

  1997年8月,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导致三门县一线海塘严重毁坏,被海水浸泡的土地3年内无法种植作物,无奈之下,当地人民开始探索“种改养”——依靠四面环水的地理位置和盐碱度高的土地性质发展养殖业。

  天无绝人之路,种改养第一年,涛头村就实现产值600余万元,相比种植业亩产效益增长10倍。经过几年实践,青蟹养殖逐步走上正轨,但养殖塘投入成本也越来越大,塘租、苗、饲料、人工费等,每一口养殖塘投入成本约50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邮储银行三门县支行在了解涛头村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组建金融小分队,采取“整村授信+送贷入户”的方式,共为100多户村民发放约2500万元贷款。有了资金支持,许多和林天送一样的养蟹人也重新站稳了脚跟。

  小海鲜养出大名堂,如今,三门青蟹早已美名远扬。

  回望过去20多年,绝处逢生的涛头村从一个困难村变成“最美畲乡”,邮储银行也一直陪伴左右。据悉,三门县养殖塘分散在各个乡镇岛屿,为解决养殖户卖青蟹难、青蟹销售不规范等问题,三门县特成立了青蟹批发交易中心。邮储银行三门县支行通过走访批发市场、链接养殖户,及时了解养殖户与市场商户的资金需求,创新推出“青蟹贷”,不仅利率优惠,而且办理速度快,针对饵料、养殖、销售等青蟹整个产业链,以广覆盖、低成本的资金有效解决蟹农蟹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随着该行贷款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农户无抵押物、融资难的困局也逐步被打破。2022年全年,邮储银行三门县支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22笔,金额27.5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80%,惠及三门众多农户。近两年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青蟹贷”超5亿元,源源不断为千万农民的创业创富“输血”又“造血”。

邮银协同 黄果果拥抱大市场

  从杭州出发,向西南而行,一入衢州常山县境内,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柚子树,树上挂着的一颗颗拳头大小的黄色果实就是当地的致富果——胡柚。

  “往北到过漠河,向南去过广西。云南昆明、中缅自贸区基本都是我供应的。”53岁的李维国一边热情招呼大家吃柚子,一边讲述着自己开拓胡柚市场的经历。2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靠着勤劳肯干一步步走到现在,目前流转胡柚基地面积200亩,拥有稳定的进销货渠道。

  与老一辈人不同,80后王新的创业之路更具互联网特色。2014年,年纪轻轻的王新成立了常山胡柚唯一一家天猫旗舰店,第一年就卖了8万斤胡柚。如今,直播带货兴起,王新再次瞄准风口,在自家仓库搭起直播间,平均每天卖货1000多件,最远的订单卖到了柬埔寨。

  一颗致富果,开创富民大产业。尽管李维国和王新的胡柚创业历程迥然不同,但在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着邮储银行默默无闻的金融助力。

  2021年,针对胡柚种植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担保物不足的情况,邮储银行常山县支行与省农担、地方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开展三方合作,开发特色产品“邮柚贷”,对胡柚种植、贩销、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邮柚贷”1.02亿元,李维国就是受益者之一。

  “上半年农用成本高,下半年收购胡柚也要准备资金,‘邮柚贷’额度高、流程简单,而且不需要担保,我们做生意用起来很方便。”作为邮储银行的老客户,李维国对“邮柚贷”评价很高。

  俗话说,种得好不如卖得好。长在深山的胡柚,要翻山越岭销往城市,物流运输是个难题。对此,邮储银行立足中国邮政协同优势,打通了一条“金融+物流+销售”的全链条服务渠道,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为胡柚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邮政替我们省了大笔的物流费,无论是20箱,还是100箱,邮政速递都提供上门寄递服务。”王新说,原先10元一件的包裹现在只要4元。在胡柚销售期,常山邮政还为合作社专门提供了收寄前置服务,邮车开进山村,采摘、打包、发货无缝衔接,成功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胡柚出山不再难。

银担合作 中药材做成大产业

  每年的10月前后,是磐安县新渥街道药农的农忙时节。去年秋天,靠着邮储银行金华磐安县支行发放的30万元“浙里担·药材快贷”,新渥街道翠南社区的黄师傅顺利解决了购买贝母种子的资金难题。

  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和最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闻名全国的“浙八味”中有五味产自磐安。目前,磐安县共有中药材种植户4.8万户,从业人员6.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新渥、冷水、仁川等中药材产业重点乡镇,中药材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七成以上。

  作为磐安县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短板和问题也比较明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药农、药商、药企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影响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邮储银行磐安县支行把“药业+富裕”作为金融助力主攻方向,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构建以种植为基础、以流通加工和多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链支持体系,全面助推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2022年5月底,该行联合浙江省农业担保公司、磐安县国控融资担保公司、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共同推动“浙里担·药材快贷”产品在磐安落地试点。

  据介绍,“浙里担·药材快贷”贷款对象为从事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的药农、药商、药企等,单笔最高贷款额度300万元。该产品由浙江省农业担保公司、磐安县国控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磐安县财政补贴担保费用,切实为农户降低了资金成本。

  新渥街道宅口村的药商陈金彩正是靠着“药材快贷”解决了采购难题。

  陈金彩经营着一家中药材店铺,去年6月以来,元胡价格一路走高,每公斤涨价到130元,眼看其他商户都在大量收购,陈金彩却因为资金短缺一筹莫展,无抵押物,一时又找不到担保人,恰好邮储银行磐安县支行工作人员到“浙八味”药材市场宣传“药材快贷”,陈金彩喜出望外,立刻提出贷款申请,不到3天时间,5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也从一株“小草”成长壮大为百亿级强县富民产业。截至2022年12月末,邮储银行金华分行累计发放“浙里担·药材快贷”3733万元,有87户药农、药商受益。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既是国有大行的重大责任,也是银行业加快转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站在新起点上,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将坚持国家所需,立足浙江所能,顺应群众所盼,放大自身禀赋和区域特色优势,把金融活水引流到阡陌田间,努力让共富之花开遍山乡沃野。

  (本版图片由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


浙江日报 金融 00008 乡村振兴看邮储 携手同奔共富路 2023-01-17 浙江日报2023-01-1700005;浙江日报2023-01-1700006;浙江日报2023-01-1700008;浙江日报2023-01-1700012;浙江日报2023-01-1700015;浙江日报2023-01-1700020 2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