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小空间释放大能量

衢州探路,山区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新机制

  衢州的魅力正在于此:有奇险峻幽的山水,有碧瓦朱甍的村舍,却从来不止于风景;有一山、一庙、一人的深厚文化积淀,又满载新时代的精神文明。

  今年,衢州提出全力打造四省边际文化文明桥头堡,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推进文化先行,使文化礼堂承载的精神力量不断喷涌,释放出澎湃动力——

  在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引领计划”中,衢州市“五村五联”文体共富机制、龙游县公共文化“三百联盟”模式入选体制机制改革首批项目,柯城区“在余东画共富”活动入选宣教文化活动首批项目……

  置身衢州,丝丝“文化细雨”滋润着城乡百姓幸福生活。有了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就有了“触角”,延伸到基层,走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共享文化空间、乐享文化盛宴。

创新机制 提升质效活力

  音乐快板《说说开化的特色菜》勾起了美食欲望;舞蹈《畲脉相承》描绘了村民辛勤劳作和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小品《廿里剪纸画共富》讲述了一代代廿里剪纸人不断耕耘、不断传承的故事……今年中秋佳节,衢州市农村文化礼堂“月满钱江源”中秋晚会热闹非凡,一道道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大餐轮番呈现,欢声笑语中唱响了衢州美好生活的赞歌。

  在衢州,文化礼堂是名副其实的“流量宝地”。尤其是今年以来,衢州创新实施村礼联播、村运联动、村画联展、村歌联唱、村晚联欢“五村五联”文体共富机制,将文化礼堂构筑成了老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精神家园。

  “家人们,我是冯姐,欢迎来到‘冯姐热心助农’直播间!”这熟悉而又亲切的问候,正是村播达人冯小琴的经典开场白。在柯城各地的农村文化礼堂里,“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的“村礼联播”模式生根发芽,经过1600多场的“农民当主播”培训,已孵化培育100多名“村播”达人,开展助农直播系列活动35场。

  从组织“我们的村晚”百场展演和“我们的村运”趣味赛,到开展全市“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画(书法)”“我们的村礼”征集评选和巡回展示,再到“村礼联播”架起家门口的致富桥梁,“五村五联”文体共富机制仿佛一阵春风吹过,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礼堂衍生项目开始拔节生长。其中,柯城余东村歌《在余东画一个未来》更是入选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动人旋律声名远扬。

  事实上,做强文化品牌项目只是衢州打开文化礼堂想象空间的第一步。如何使文化阵地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更加深入人心,让文化礼堂内化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符号?

  人无精神不立,城无精神不兴。衢州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营与城市精神,找到了天然的契合点——

  一方面,衢州通过梳理村落文脉、展示乡风文明,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并基于传统节日与风俗,推出春节祈福迎新礼、清明祭祖礼、端午赐福礼、重阳敬老礼等“十礼”走进礼堂;另一方面,在运营的过程中,建立“制度+管理”的常态长效机制,推进“礼堂家”“数智文化空间站”等网络智慧服务数字管理。

  同时,作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发祥地,衢州以“一县一品”结合本地实际的宣传宣讲导向,通过新时代的青春声音,引导基层群众共学习,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社会力量 激活一池春水

  舞了30多年“龙头”的赖宏斌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村里炙手可热的“红人”。每天,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龙游县社阳乡大公村文化礼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

  “采用新模式后,村里文化礼堂的热度逐渐攀升,有些时候专业老师会安排教学,有些时候省市层面还有送戏下乡,给村民带来更丰富、更幸福的生活。” “文化村长”赖宏斌口中的新型文化礼堂运作模式,便是今年4月龙游县率先试点搭建的以“百家站堂共建、百村赛事活动、百师千场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三百联盟”。

  该模式引导乡镇(街道)将综合文化站、文化礼堂所需服务进行打包,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与入库的文化公司签约,按需购买文化站、文化礼堂的日常运行管理、队伍的组建培训、节目的编创指导、活动策划组织等服务项目。通过一个文化站带N个文化礼堂的“站堂联盟”社会化管理,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专业公司的社会力量。

  截至目前,龙游县首批88家文化礼堂已完成“站堂联盟”工作,初步实现整体风格、功能布局、活动内容、队伍管理、运行经费、考核体系、工作机制等七个方面的融合,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由“偶尔下乡”变成“常态服务”,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1万余场,开展培训2000多课时。

  此外,为推动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更具导向性,衢州积极探索“礼堂+协会”社会化运行模式,与美协、音协、体协、西安高腔传习所、阅读联盟等组织构建服务机制,招引大咖驻村,推进专业艺体力量进礼堂,为打造懂农民、爱农村、有文化、有才能的年轻乡土文化人才队伍保驾护航。

  以寓意光明草的“毛芦芦”作为自己笔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毛芳美,就是一位“文化点灯人”。她带着情怀,写作、讲座、赠书,发起“毛芦芦文学点灯”行动,一次次走进山村、走进校园、走到孩子身边。接下来,“书香润童心”阅读进礼堂活动将走进衢州10家农村文化礼堂,把足迹留在柯城、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各县市区乡村的道路上。

数智引领 打通互联共享

  由点到面、从小到大、盆景变风景,经过多年探索,衢州文化礼堂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显现,到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18个,实现了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

  只是分散、单独的文化阵地资源毕竟有限,要让遍地开花的文化“富矿”共享互联,拥抱数字化是绕不开的有效手段。

  对此,衢州给出了一种探索性的解法——建设“数智文化空间站”应用平台,打通全市文化、教育、体育、文旅等10余个部门的优质文化服务资源,让礼堂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公共文化普惠发展。

  作为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目前该平台已推出文化活动、文化空间、文化日历、文化路线、公益课堂、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20余项场景体验功能,集成农村文化礼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空间1.3万个,统筹特色文化人才1.4万余名,上架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次,可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群体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加速数字化,不仅让各处文化阵地的大门敞得更开,也为礼堂创新了智慧智能的管理手段。

  依托“数智文化空间站”,衢州通过建设拓展信息发布、广播摄像、视频监控等功能,创建“供需大平台”,形成了一张张“服务大菜单”,对有限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线上展示、精准供给,让文化礼堂变得“更聪明”。

  值得一提的是,“数智文化空间站”的数据分析功能还为文旅产业提供参考。“入驻‘数智文化空间站’后,我们通过分析游客兴趣和需求,策划了稻田音乐会、乡村露营节等群众呼声较高的文化活动,还引入三联书店、剧本杀小镇等业态。”开化县芹阳办密赛村,负责运营星际露营基地的新乡贤何加顺是“数智文化空间站”的受益者,“通过该平台,我们的活动在线传播1000余万人次,国庆假期吸引3万余人次流量,为村集体提供近30个就业岗位。”

  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蓬勃发展的礼堂牢牢扎根,点亮了“衢州有礼”的万家灯火,是浙江推进精神富有的生动写照。接下来,衢州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聚力赋能工程,依托13家特色礼堂、21家数字礼堂、131家五星礼堂,打造农村文化地标,让礼堂成为衢州最富魅力、最有辨识度的标识。

  (本版图片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衢州探路,山区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新机制 2022-12-30 浙江日报2022-12-3000005;浙江日报2022-12-3000011;浙江日报2022-12-3000015;浙江日报2022-12-3000006;浙江日报2022-12-3000020 2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