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建设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深入探索实践县域高质量发展,既是巩固提升县域经济地位作用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更是浙江开启“两个先行”伟大征程的战略重点和关键所在。前段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这个全国唯一的示范点,赋予了嘉善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职责。

为什么是嘉善

  嘉善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达,“高手如林”,昆山、张家港、江阴等县市占据各类县域经济“百强榜”的前几位。反观嘉善,其在榜单中的排名始终徘徊在30名左右。既不是县域经济“第一梯队”,资源禀赋也不是最优越,嘉善靠什么再次成为县域发展的“新标杆”、成为“全国唯一”?

  事实上,对于“县域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嘉善准备了近十年。2013年和2017年,国家发改委分别印发《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和《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这让嘉善抢得了先发优势,在“县域发展”这一课题上开始了“十年磨一剑”的探索与实践。

  十年耕耘,吹沙见金。充分利用坐拥长三角“两省一市”交会点的区位优势,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的政策红利,嘉善这些年踔厉奋发,在长三角县域版图上占得了一席之地。

  样本意义与可复制性是嘉善入选此次示范点的内在逻辑。基于人口、面积、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公共服务供给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对于数量众多的同类县域来说,嘉善很有典型性,其在县域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很强的样本意义和可复制性。

  而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瓶颈制约与创新发展、优质资源被周边大城市“虹吸”等问题,是县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难题,在这方面,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可以给全国其他县域提供答案、提供路径。

高质量县域长什么样

  高质量县域要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表现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升级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这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嘉善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县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占比一直保持在75%以上。全县通过扎实推进全民社保扩面提升,高水平建设县域医共体、教育共同体、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等,为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共同富裕迈出可喜一步。2021年,嘉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59,居全省各县(市)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24元,居全省第6位。

  未来一段时期,嘉善要在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富民惠民安民新路径,进一步高水平推动社会建设,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人力资本提升同步,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同步,努力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发展。

  高质量县域要让产业结构得到最大的升级。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表现为产业体系更加完整,生产组织方式更加高效,产品和服务更高质量。在浙江产业结构由大纺织等传统产业主导向带“电”的现代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嘉善是当之无愧的先行县。进入新发展阶段,嘉善将数字经济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协作,成功引入立讯精密、格科微电子、富鼎电子、富通通信等一批链主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并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复旦大学共建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浙江分中心,成功集聚近百家半导体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目前,嘉善在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去年,嘉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列浙江省县(市、区)第三,精密机械、通信电子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9%和22%。

  接下去,嘉善要发挥全省产业转型领先优势,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全面实施平台提升、主体培育、产业配套行动,率先探索更富创新力竞争力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为产业高质量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高质量县域要让生产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意味着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亦即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长期以来,嘉善坚持实施创新驱动首位战略,一方面大力招引集聚创新要素,另一方面支持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贡献加大。2021年,全县完成高新技术投资25.1亿元,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超过80%;全县人均财政总收入20721元,居全省各县(市)第7位。

  未来一段时期,嘉善要高水平推动科创产业联动发展,着眼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落脚于创新平台、创新制度和创新要素系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激发人才、资本、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

  高质量县域要让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从方法论看,高质量发展就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产效率提高,形成环境友好的自我约束。嘉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区,湖塘罗列、水网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嘉善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职责使命。长期以来,嘉善持续攻坚克难治污染、美环境,探索形成水岸同治推进全域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经验做法,推动生态底色持续焕新,环境品质显著提升。目前,嘉善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浙江省森林城市,位居全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第14位,被列入全省十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样本。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未来一段时期,嘉善要在持续巩固提升优良生态环境基础上,率先探索打造江南水乡全域秀美新图景,高水平推动生态优势转化,站在拓展长三角蓝绿空间的高度,护好水、守好田,用好“绿色系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良性互动,把生态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如何从“盆景”到“风景”

  正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所说,“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不是‘栽盆景’,而是要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路径模式,形成制度创新经验,引领带动全国更多县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力实施一批示范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大政策,破解全国县域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板,成为嘉善的重要任务。

  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及增强带动效应。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加大对嘉善多维度重大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统筹推动嘉善本地与飞地平台协同发展、政府与企业平台优势互补、实体和虚拟平台资源整合,为嘉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提供坚实的载体支撑,不断提升嘉善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能级和地位。加大对嘉善重大平台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力度,引导相关技术成果、制度成果在全省应用,切实增强一体化在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战实效。

  推进重大改革探索及强化复制推广。支持嘉善围绕实现县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目标,注重系统化思维、运用数字化手段,聚焦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改革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谋划推进突破性抓手和重大改革。支持嘉善及时总结提炼改革理念、方法、经验,向全省乃至全国进行宣传推广,更好地发挥嘉善示范点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推进重大要素保障及做好评估反馈。积极应对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供需矛盾,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新的机制、新的方式加大对嘉善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保障力度,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支持嘉善通过改革创新、自我挖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推动资源要素实现高效配置,突破资源要素配置瓶颈。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嘉善发展成效、问题,为科学指导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接下去,省、市、县将协同发力、高效联动,弹好“协奏曲”、唱响“大合唱”、发出“最强音”,共同打造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金名片,努力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本版图文由嘉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建设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022-12-30 浙江日报2022-12-3000006;浙江日报2022-12-3000008;浙江日报2022-12-3000013;浙江日报2022-12-3000010;浙江日报2022-12-3000022 2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