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老手艺打开新天地,中国结借力“多多新匠造”启新程

  一根红绳,来来回回在钉子间穿梭,一手压圈握实,一手次第缠绕,不多时,一个精致的中国结就已成型。

  中国结,向来是东阳市画水镇农村妇女的主要手工艺制品。这里是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小镇,因为承包了无数华人的“新春气氛组”,又被人称作“中国结之乡”。

  “还有那么多单子要发,备好的结不够用了。”近日,穿行于岩下村弯曲的小径,当地手艺人蒋文园说,原以为按往年预估备足了量,谁料今年超出了预期。手编中国结加入“多多新匠造”计划后,她的文园工艺品厂提前“爆单”——“年节将至,忙碌才刚刚开始”。

  坚守,匠心守住了传统的

  质感和年味

  汉语中的“结”,是一个常用词,也是一个关键词。

  从最初的记事之结,到后来的服饰之结、吉祥之结,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看来,中国结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讲究的是一根红绳,贯穿到底,这样才能千缠万绕,环环相扣,就有了‘凝结、团结’之意”。

  每逢重要场合、重大时刻,亦有中国结的出场。如北京冬奥会上,由数字AR技术生成的中国结,凝结在“鸟巢”上空,每一根丝带既独立成结,又互相交织,展现着“中国式浪漫”。

  鲜有人知的是,中国结并非从来都是“主角”,且市场一度面临饱和。2010年,不少加工户意识到危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仿佛把市场提前消耗完了。”

  销不动,利润也走低,加上机器量产的“板结”冲击着传统绳结市场,不少加工户转行离去。转型的队伍里,有蒋文园退伍的儿子。

  从众,还是独行?蒋文园做了一番市场调研,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放不下这门手艺”,虽千万人吾往矣:“就像一碗家常面,用家里的炊具才最美味,外头再先进的大锅,都做不出那样的滋味。”

  2011年,胡长芬辗转找到蒋文园。胡长芬是北京新新精艺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深耕节庆装饰市场,看中了蒋文园的手编中国结:“中国结,在我们的年礼产品中一直是分量很重的。生产板结的人越来越多,手编中国结反而就稀有了。”

  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胡长芬的嗅觉敏锐。回头客们说起原因,无外乎两点:线好、工好。线,用的是实心棉线;工,体现在备料、挂线、编织、下模、调整、整形、定形、组装……哪一个环节,都不含糊。古老且朴拙的坚守,制造出了丰腴的质感和年味。

  生意越做越大,儿子在她的劝说下也回来了。蒋文园陆续把本地的中国结编织能手和外来务工代表培养成经纪人。目前,画水镇74个自然村中,超过60个村从事中国结加工,涉及上万人,每年产值达5亿元。

  悠悠南江之尾,流淌着对于匠造的忠诚和眷恋、与时代的交融变迁,以及与外界的相处之道。

  触网,传统手工艺迎来

  出村进城好时机

  岩下村的家家户户门前,扫出一片空地,铺上布或薄膜,地方窄一点的人家支着竿,红红的结,躺着或立着接受阳光的洗礼。

  蒋文园说,这是定型,让画水产的中国结不会走样。由这里生产的中国结不仅销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画水镇人做的中国结”。

  手编中国结的“复兴”,离不开销售渠道的拓展,也离不开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

  前些年,新新精艺通过线下销售的,九成以上是传统样式。自从在拼多多上开店,关于编绳工艺、图形创作方面的讨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胡长芬和蒋文园的聊天记录里。

  “通过拼多多这样的新电商平台,直接接触到消费者,我们的创新就要根据他们的需求。中国结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胡长芬说,迅速接收消费者的售前咨询和售后反馈,就能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

  天南海北的客户,发来几张成品图,蒋文园瞟一眼图片,基本就能判断做不做得出来。然后,她向村里的老手艺人请教讨论,摸索出省力快捷、节省材料的编织手法。生肖、京剧、铜钱……每一件器物、每一段经历,都可能成为她设计的灵感。

  那些新式图样,与传统样式组合,又能挖掘出各种有趣的差异,奇迹般地将中国结延展成一个丰富的江湖。加入“多多新匠造”计划后,新新精艺“上新”了20来款手编中国结,其中就有蒋文园申请了专利的“好运双至”和“四季安康”。仅今年11月,线上销售额就达60余万元。

  “原本一年只卖40来天,自从新新精艺在拼多多开店,将我们的卖货时间也拉长至全年。”忙不过来的蒋文园,今年收了不少贵州和四川的“徒弟”,带动1000多人从事中国结制作加工。

  在中国结的传承中,她们是编织者、销售者,不仅有表意上的团结,还有一种不断自我更迭的胸襟。

  为了让中国结的编织技艺在“云端”传播更广,胡长芬介绍,新新精艺还会通过店铺直播,除了讲解与中国结相关的历史,还会细分教学步骤,并辅之以图纸,让屏幕前的人了解并掌握中国结的编法。

  今年以来,拼多多先后对蒲编、宫灯、木梳、厨具、陶瓷、玻璃等产业带优质产品进行专项扶持,受到了平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多多新匠造”的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搭乘数字化快车,传统手工艺产品正在迎来出村进城的大好时机。接下来,平台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优势,在乡村产业带品牌化、数字化的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

  多多发现工艺之美、匠心之巧,“多多新匠造”对于传统文化故事的又一番讲述与开拓,也只是刚刚开始。

  (图片由谷守勤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老手艺打开新天地,中国结借力“多多新匠造”启新程 2022-12-29 浙江日报2022-12-2900007;浙江日报2022-12-2900009 2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