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新格局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新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协同机制,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一体化课程建设。

  一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完善一体化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管理中条块分割、学段分离的现象是制约螺旋上升办好思政课的瓶颈问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建立一体化建设的管理团队、专家团队和运行团队,健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教育督导制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高校的引领作用,建立高校牵头、中小学协同共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完善一体化协同机制。

  二是整合资源优势,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新格局的建设,需要依托集成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高质量平台。这就需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研学基地建设,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培养培训,完善网络智慧平台,建立大中小学优质思政课网络资源库;着力建设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整合利用红色体验基地、国情调研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学生讲师团、志愿者公益活动、红色领航教育实践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中小学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树立社会大视野,体会家国大情怀,提升人生大境界。

  三是抓住关键主体,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目前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薄弱环节,破解这一问题,要从教师培养培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上发力。这就需要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高校访学制度,通过一对一导师指导、个性化方案培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发挥名师带头作用,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批贯通各学段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四是推进螺旋上升,开展一体化课程建设。开展一体化课程建设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环节。要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大中小学必修与选修衔接、线上与线下融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梳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中的衔接要素,推进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贯通研究;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学习状况的大规模实证性、长时段跟踪调研,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工作机制,推进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常态化。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6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新格局 2022-12-20 25205772 2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