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基本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

  我的理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价值理念化,也就是用价值理念来表达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精髓。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有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党无私利。《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第二,人民主体。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从空想变成科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到了实现未来社会的阶级力量即无产阶级,“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科学社会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情感紧密相连。

  第三,历史首创。科学社会主义一直强调社会主义事业是前人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需要一种历史主动性、开拓性的首创精神。谈到巴黎公社,马克思满怀激情地指出:“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还有苏维埃政权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巨大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表明了工人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还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样体现了开创性、开拓性。

  第四,国际情怀。恩格斯说:“工人阶级就其本性来说是国际主义的。”世界知名的马克思学专家、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默斯托出版了一本著作,叫作《另一个马克思》。他说:“在经历了过去三十年的市场社会的辉煌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再一次提出,马克思的思想应该服务于人类的解放事业。它的‘幽灵’似乎还在世界游荡,并将激励人们奔向美好的未来。”

  第五,自由全面。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6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基本内涵 2022-12-20 25205776 2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