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湖州发现我国最久远人类“露营地”

  本报长兴12月18日电 (共享联盟·湖州 吴建勋 记者 叶诗蕾) 至少在7万年前,浙江先民就过上了时髦的“露营”生活。12月18日揭晓的10个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中,长兴太傅庙遗址“年龄”最大。考古人员在这个遗址发现了我国迄今最久远的古人类临时营地石构遗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表示,这为研究中国境内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及其文化起源演进、活动迁徙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太傅庙遗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太傅村西北角的一块丘陵坡地。2002年,考古人员进行调查时,采集到19件石制品,编为CP012地点。今年4月,因配合基本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兴县博物馆联合开展发掘工作。目前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出土了330余件石标本。在发掘区的北部,考古人员发现一处东北—西南向、平面形状比较规整的临时营地石构遗迹,目前揭露范围长约11米、宽约6米,石标本呈条带状分布。在这些条带状石标本中还发现了7组内径约20厘米的小石圈,圈内土质土色与周边的略有不同,考古人员疑为柱洞。

  考古专家认为,从埋藏学、遗址形成过程来看,自然力无法造成砾石标本如此整齐的有规律分布,这可能就是远古人类临时营地外围堆筑的石圈。该石构遗迹经光释光测年法初步测定,年代距今9万至7万年。徐新民说,年代这么早的古人类临时营地石构遗迹,目前是中国唯一的,世界上也少有,“这是古人类意识行为飞跃进步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后世定居生活的萌芽,对研究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成、建筑启蒙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惊喜的是,在发掘区南部发现了两排脚印遗迹。其中,在南排清理出的26枚古人类脚印,尺寸与现代人脚相当,大部分步幅在80厘米左右,年代要晚于石构遗迹。而北排的7枚印迹,考古人员判断可能是大型哺乳动物遗留。专家认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脚印能完好保存至今,极其罕见,对研究人类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湖州发现我国最久远人类“露营地” 2022-12-19 25201576 2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