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和美金华

无论大小事 服务送门口

严初芳 季凡凡

  “按这个施工进度,这星期能完成停车位划分,之后边上的围墙是不是也要重新粉刷一下?”浦江县浦南街道江滨社区的一条小巷中,“小巷监事”洪忠建正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讨论社区道路拓宽项目的进展情况。

  洪忠建是浦江浦南街道江滨社区第三微网格长,在社区推行网格智治工作之际,主动加入了社区牵头组建的“小巷监事”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身份五花八门,有网格员、志愿者,也有群团组织力量、执法和市场监督等部门人员。

  他们全程参与网格内的工程建设,从工程招标到设计施工,这支队伍都会派出一名“小巷监事”来“插上一脚”,材料好不好、价钱合不合理、质量过不过关,“小巷监事”严格把关,并定期向居民公开。

  除了“小巷监事”,江滨社区在网格细化的基础上,还组建起了“小巷管家”“小巷助理”“小巷园丁”“小巷骑兵”“小巷导师”“小巷创客”等12支小巷队伍。

  在这张逐渐织密的小巷服务网背后,是江滨社区描绘“此心安处是吾乡”幸福愿景图的思索与努力。

  江滨社区是浦江典型的融合型社区,下辖4个小区,共有2576户居民。相比其他社区,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嵌老工业区,拥有企业110余家;二是没有一户原住民,居民全部外来;三是流动人口多,占比超1/3。

  如何有效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是社区不容回避的难题,也是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今年,江滨社区以网格智治为契机,按照“社区—网格(小区)—微网格(楼道、楼栋)”三级架构,将社区划分成8个网格、37个微网格,细化颗粒度,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社区的实际需求,组建了12支小巷队伍,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治理模式,夯实无信访积案党支部创建基础,擦亮“有事找社区,就近找网格”服务品牌。

  通过基于社区实际的网格智治建设,“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在江滨社区不再是空谈。面对14%的老龄人口比例,社区打造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小浦生活”驿站,面对社区内的382名“双职工”孩子,社区办起“家门口的暑托班”。此外,还有30名“小巷导师”定期进网格培训职业技能,63名“小巷创客”进网格组建“共富工坊”,各方力量携手“共进”,凝聚起家门口的“共富网”……

  江滨社区还加入了“浦阳江潮”共富示范带,拿出闲置的老“浦江体育场”地块,招引谋划共建项目,入股“桐坞岭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参与产业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大突破,开启共同富裕“加速”模式。


浙江日报 和美金华 00010 无论大小事 服务送门口 2022-12-17 浙江日报2022-12-1700012 2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