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海昌街道:让“新居民”变身“新家人”
毛佳权 柴丽丽
“姓名、电话多少,我们先登记一下。”在海宁市海昌街道胜利社区的“旅馆总台”,网格员们正在前台工作,他们主要负责为新居民提供租房信息以及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等服务。
胜利社区是典型的新居民集聚社区,新居民登记数11000余人,社区总户数982户,出租户数占比90%以上。数量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新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上存在诸多不同,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本地?
胜利社区因地制宜创设了独具特色的“新管家123工作法”,切实解决新居民在租房、就业、法律、求学、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当好新居民的“娘家人”,让“新居民”变身“新家人”。
“‘1’指在社区居委会设立‘旅馆总台’,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流程,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分散的居住出租房屋进行统筹管理;‘2’指建立两支管家队伍,包含社区网格员队伍和社会化服务队伍;‘3’指三项工作举措,主要包含常态化服务管理、线下安全排查+线上数据管理、关爱共融服务等。”胜利社区党委书记褚文华说。
据了解,胜利社区将分散的居住出租房屋串联成一家家“旅馆”统筹规范化管理,全面掌握了外来人口的信息,有效规避了房东、新居民租客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房东和新居民租客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新管家123工作法”,胜利社区将资源下沉到网格,把矛盾“稳控在小区、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红色力量共建“连心桥”。2019年以来,胜利社区党委建立新居民临时党支部,将原本松散的新居民党员紧紧凝聚在红色堡垒中。“我们通过凝聚新居民党员力量,让他们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增强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褚文华说,胜利社区以“共融、共治、共富、共享”打响“新家人”特色品牌来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助力现代社区建设。
携手治理共绘“幸福图”。胜利社区建立新居民代表列席制,让新居民发声社区管理。开展清廉议事活动,让新居民们一起参与社区各项事业的监督和议事。新居民骨干以“新”管“新”,组建“乡音讲师团”,设立“乡音调解室”,在传达上级政策、协助疫情防控、调解新居民家庭纠纷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今年为新居民开展婚姻家庭纠纷、劳资纠纷、双向流转事件调解121起。此外,新老居民自发成立了一支由53人组成的“红色蜂巢”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共开展便民服务、除险保安、平安巡逻等志愿活动36次,进一步提升了参与第二故乡自治的能力水平和积极性。
以心留“新”,融入“新生活”。胜利社区做好新居民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和共融服务,加深新居民的归属感,促进新居民加速融合。今年以来,实施新居民公益创投项目2个,开展新居民小候鸟关爱行动、新居民就业指导、新居民困难群体互助、便民服务等活动35场次,切实帮助困难新居民15人,开展睦邻文化节、家庭工作坊等活动24场次,开设了新居民子女“春泥”特色课堂10多场,为新居民子女构建了学习、娱乐、成长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