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人物

浙江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技能培训老师蒋教芳:

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刚刚过去,快递中转站的火热并未消退。晚上7时以后,浙江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技能培训老师蒋教芳照常来分拣处“找点事情做”,尽管已经远离一线,但他还是改不掉现场帮忙的习惯,“得一直练,保持手感。”

  这一路,他碰见不少熟面孔,都是不久前在课堂上见过的学生。为了让新晋快递员们更好适应购物节的节奏,蒋教芳特意提前为他们举办了一次快递员技能知识竞赛。而看着这些分拣员还略带生涩的动作,他不由回忆起自己刚步入分拣岗位时的情形。

  12年前,曾经的种茶大户蒋教芳像眼前的学生一样“从零开始”,踏入陌生的快递领域;12年后,他从一线快件分拣员蜕变为全国首批邮政行业高级工程师,还担起了传道授业的重任,累计培训学员1.5万余人。“快递寄送看起来是小事,但用心才能把手艺做到极致。”

  分拣快递不比种茶简单

  成为申通快递新人的那天,蒋教芳已经度过了42岁生日。这个年纪,比同时入行的年轻人大了不止一轮。

  “来杭州之前,我在建德老家承包了105亩茶山,主打建德有机茶和千岛银针。”十年种茶,蒋教芳在当地过上了稳定的生活。随着茶园承包期将满,蒋教芳把目光转向当时的一个新兴行业——快递员。和在申通工作的几位老乡交流后,他认定这是一个朝阳产业。说干就干,他收拾行李,独自一人来到杭州。

  蒋教芳到杭州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申通杭州转运中心快件分拣员。这是一份昼夜颠倒的工作,从晚上7时到第二天早晨7时,一直站在传送带两旁,把白天装车送来的快递重新分拣。对于蒋教芳来说,首先要习惯熬夜。

  “熬夜是年轻人才做的事,刚开始的几周实在不适应,后半夜总眯着眼睛干活,有时候一激灵才发现自己要睡着了。”持续一夜的分拣常常让蒋教芳腰酸背痛,曾经叱咤茶山的建德汉子直呼“分拣快递可不比种茶简单”。

  看似简单的工作同样考验脑力。在传送带边,每名分拣员负责一个格口,代表一个省份或一块区域。当来自天南地北的成百上千件包裹在传送带上移动时,“许多人头都要晕的”,而分拣员却要火眼金睛识别出自己负责的快件,并迅速拣出。“看漏了,要再等一圈,少说10分钟;看错了,包裹就有可能发往错误目的地,耽误客户收件。”为了提高效率,蒋教芳会看到距离自己一米外的快件。

  怎样做到分拣得又快又准确?牢记地名是关键。

  “我特意买了两张中国地图,一张挂墙上,一张放枕头下,每天睡前和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地图,记各个省、市、区的位置和名字。”别人要花一个月工夫记熟,蒋教芳只用了10天。很快,一公斤以下小件连带扫描,一晚上他至少能分拣4000票。工友们都说,蒋教芳的错漏率是最低的。公司设置了0.15%的容错率,但在蒋教芳记忆里,他几乎没有出过错。也因此,尽管平时沉默寡言,但蒋教芳还是成为工友们热衷请教的“蒋老师”。

  熟悉一个地区,蒋教芳并不满足。他主动提出多换几个格口分拣。广东、山东、云南……几乎全国的格口他都练习过。时至今日,他依然能对地名如数家珍,脱口而出,也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行业“小秘密”,比如贵州有一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但其实也有人会直接写凯里,这是当地州府所在地。“学无止境,把全国地名都背熟,对快递员来说是扎实的基本功。”

  现在,快递系统内部已经更新升级,不同快递公司会用自己的数字代码代替过去的地名,但不在一线工作很多年的蒋教芳对于浙江省内的新代码还是了如指掌,“比如义乌是我们省的快递大区,代码是361,杭州滨江是y01,临平是w05。”

  从场地布局到员工调配都有门道

  蒋教芳曾先后被派驻到温州、贵州担任中转部负责人。如果说茶农到快递员是一次跨界,晋升管理岗位则意味着更大的考验。但蒋教芳对此并不胆怯,因为在杭州分拣中心时,他考虑的问题就不再仅仅是眼前的分拣工作,总要在下班后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装车量如何从5吨变成7吨,还会向负责装货的师傅请教。这样的思考在派驻工作中果然起到了作用。

  不同的快递转运中心货量差异很大。杭州作为大型快递中转枢纽,一晚上会来100多车快件,每辆车4000-5000票;而当时的温州转运中心一整夜只有十来车快件,员工人数也只有杭州转运中心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场地布局、员工调配都要因地制宜。车辆从什么地方进出,传送带开几个拉件口,哪几个口要挨在一起,都有门道。”蒋教芳说。初到温州时,他发现网点车到傍晚才来送货,导致每次运载的货物量大,而中转站地方小、快递车比较少,卸货时间长,后面的网点车就要排起长队,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个情况,蒋教芳和同事们进行了调整,根据网点到中转点的距离,要求附近网点必须在规定时间前先送一次车,减少货物堆积量,提高装卸效率。

  在贵州,蒋教芳还发现了数据统计潦草的顽疾。“网点之间的货量报数全靠毛估估,经常在中转费上相互扯皮、互不认账。”对此,他将“浙江经验”运用起来,给转运中心装上了地磅,货车开上去就能精准计算出重量。

  “重量不精准,不仅影响中转费计算,也影响快递线路设计。”两地之间能不能开直达陆运线路,和日发件量息息相关。起初,杭州和贵阳之间的快递只能装大半车,达不到直达线路的起送标准,而和其他地区转运中心拼车最快要两天,为了保障时效,只能走价格贵的航空件。

  有了地磅后,蒋教芳对比计算了这条线路历年数量,发现货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于是,他申请增设了杭州和贵州的直通线路。到他离开贵阳转运中心前,这条路线的货量最多时达到一天4车,运输时间缩短到24小时内。

  希望再多教出几个冠军

  12月的一个早晨,蒋教芳早早起床,披上橙灰相间的工装,快步走进浙江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北园区1号楼2楼的“蒋教芳快递业务室技师工作室”。这是全国首个快递行业技师工作室。

  技能培训有多重要?回杭州任职后,电商大促给蒋教芳上了一课。

  他记得,有一年“双十一”,仅他负责的部门,日包裹量达到28万票,快件在仓库堆了2米高,即便是手速最快的员工一夜也只能分拣5000票,几乎天天爆仓。“这种时候就非常考验员工技术熟练程度,还会有五花八门的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

  正在此时,国家开始推行快递业务员初级、中级、高级的职业技能鉴定。会操作、懂管理的蒋教芳被公司选中,从“蒋师傅”变成了“蒋老师”。

  别看员工们天天在快递收派和处理一线奔忙,真正要把知识落在笔头、记上心头,仍然有许多注意点。比如对于违禁品,初级快件收派员要能分辨哪些是禁止快递的物品,到了中级和高级,就要具备危险品应急处理能力。

  快递业务员要抽时间培训,但基层网点的寄派件和分拣工作不能停。蒋教芳来到省内的各个基层网点,趁着午间、晚间一线业务员吃饭间隙,或是睡前空档给他们做技能培训。这些年,有1.1万余人从他的课堂上走出去,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超过75%。

  从2015年开始,蒋教芳又多了一重身份——蒋教练。这一年,浙江省举行首届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竞赛,申通快递任命蒋教芳为浙江申通队总教练。比赛不同于培训考试,除了理论知识头脑风暴,更要求实操上的精益求精。

  95后快递小哥、第三届浙江省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竞赛冠军李庆恒正是蒋教芳挖掘出的“种子选手”,被评为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在他眼中,蒋教练细致认真,严格又不失风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复盘纠正,是全队的定盘星。

  比如在训练易碎品包装时,蒋教芳找好气泡膜、纸箱、海绵板,让大家把包好的鸡蛋、高脚杯、西瓜等放入纸箱内打包,之后将纸箱举到1.6米高度,连续摔3次,再检查箱内物品是否完好。“刚开始我们没有掌握包装诀窍,鸡蛋摔碎了很多个,蒋教练却没有生气,还笑着说,今天给你们加菜,炒鸡蛋!”

  功夫不负有心人。蒋教芳指导的团队获得了省、市、区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6次团体第一名。他培养的徒弟中,3人获得国家比赛三等奖,4人多次获得省赛个人前三名,2人获“浙江省技术能手”,2人获“浙江金蓝领”……

  与此同时,蒋教芳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元:他参与了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辅导教材编写;被聘请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指导专家及特聘讲师;完成了国家级立项研究课题……

  蒋教芳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希望这些年在快递行业再多教出几个冠军来!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6 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022-12-16 浙江日报2022-12-1600005 2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