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聚合力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超常规推进稳进提质攻坚战

杭州:工信经济御风而行向未来

  风从钱塘起。面对复杂经济形势,2022年,杭州认真贯彻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以超常规举措推进稳进提质攻坚战,推动工信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在稳进提质中扛起省会城市担当,在“两个先行”中展现头雁风采。

  据杭州市经信局数据,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489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8.3%;工业投资增长28.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增速全省第四。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33亿元,占GDP比重达27.4%。

  除了相关经济指标的企稳向好,杭州多项工作做法获得国家认可——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发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合作倡议(杭州倡议)”;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杭州市精准发力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典型做法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在推进产业数字化等工作方面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实施链长制

加快建设五大产业生态圈

  今年5月,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杭州提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杭州工信经济正步入从“链”到“圈”发展新阶段。

  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链长”,由市领导担任,并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五大产业生态圈已分别召开多次专班会议,围绕产业链招商、政策供给、“链主”认定等作研究部署。

  真抓实干之下,标志性成果加速落地。

  视觉智能是杭州优势产业,也是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重点产业链。11月10日,“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磅发布建设蓝图,加快推动“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目前,“中国视谷”建设已纳入工信部与浙江省新一轮的整体合作协议。

  “我们将‘中国视谷’作为‘生态圈+产业链’建设的创新突破点和关键着力点,通过‘中国视谷’部省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和城市产业名片打造‘三位一体’推进,加快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杭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35年,“中国视谷”将全面建成,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达万亿元。

  同时,聚焦生态圈建设,杭州市级层面密集出台智能物联、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产业政策,并为企业量身定制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要素保障支持举措。

稳链固链强链

精准服务畅循环稳工业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杭州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冲击。

  杭州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超常规举措推进“畅循环稳工业”攻坚行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努力帮助企业解决断链风险。

  这一点,新华三集团深有感触。因为在杭州及周边布局了数十家产业链相关企业,今年三四月间,受周边地区疫情影响,新华三集团正常生产和出货计划受到影响。

  杭州市经信局主动帮忙找对策,协调省级、外市、本市等多个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维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杭州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大督查的通报表扬。整体来讲,可以总结为保障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举措有精度。”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障有力度。杭州建立专班化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均建立工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应急保障工作专班,分行业条线、上下联动协调解决工业企业遇到的难题。

  服务有温度。杭州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选派3587名干部服务企业6489家,收集问题13119个,办结12970个,办结率98.86%;建立“一诉求一协调”机制,成功解决松下家用电器、海康等数百家企业的运输保障等诉求。

  举措有精度。杭州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对接。仅前三季度,就举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数字安防等产业链对接会36场,累计参加企业3033家,对接订单额度超220亿元,融资超362亿元。

做强企业梯队

全力以赴稳企业强主体

  企业稳、主体强,杭州工信经济才能稳、才能强。

  今年以来,杭州推进“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并在提升主体质量、激活发展要素、引导上规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上下功夫,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特别是上半年,面对疫情冲击,不少杭州企业面临发展与生存困难。杭州全面落实国家、省政府各项减负降本政策,并及时推出“杭十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等。截至目前,共为企业减负降本共计867.1亿元。

  在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支持下,以及对未来预期的向好判断,杭州企业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并积极为企业未来发展布局。今年以来,杭州制造业投资延续去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1—10月,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均保持了80%以上的高速增长。

  外部环境造成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杭州着眼于未来,全面推进企业梯队培育,形成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雁阵形”企业梯队。

  今年以来,杭州共新增15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208家,总量居全国城市第六;新增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8家,累计34家,总量全国城市第五;4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雄鹰培育企业名单,累计32家,总量全省第一。

推进数字化改革

逐步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能

  在杭州医药港小镇,总投资约56亿元的天境生物项目已完成一期试生产,二期项目正进行外立面装修。今年以来,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项目在杭州加速落地,“杭州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工业部分)”数字化应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边在平板电脑上操作边介绍,通过查看平台上的项目全周期管理“一张图”,项目的分布、进度一目了然,并能自动对进度滞后项目预警督办。今年,该平台成功获评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地方特色应用,是杭州市本级的唯一一个。

  开发重大数字化应用推动各项工作,只是杭州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杭州市经信局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持续迭代数字经济系统综合应用、加快重大场景和数据仓建设,逐步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能。

  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的紫光股份未来工厂,是网络通信产业链上的一家链主型工厂。走进厂区,行业首创的全自动服务器主板组装线快速运转,几千个细小的零部件在极短时间内组合完毕,服务器成品源源不断运送出来。该台设备的应用,让人均产出提升5倍,作业人员减少了60%。

  紫光股份未来工厂,是今年杭州新认定的3家省级“未来工厂”之一。目前,杭州以14家省级“未来工厂”数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另外,杭州市级“未来工厂”的评定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在去年评定的48家市级“未来工厂”基础上,今年又有58家企业脱颖而出,刚刚公示结束。

  在产业大脑建设方面,今年杭州新申报的印制电路板、无人驾驶、机器人行业产业大脑分别入选省相关领域行业产业大脑。

  此前已承建的生物医药产业大脑,带动钱塘区亿元以上项目落地14个、投资额63.5亿元;化纤产业大脑已接入全省产业大脑的互联网端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764家。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经信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杭州:工信经济御风而行向未来 2022-12-16 浙江日报2022-12-1600006;浙江日报2022-12-1600007;浙江日报2022-12-1600009;浙江日报2022-12-1600017;浙江日报2022-12-1600013;浙江日报2022-12-1600020 2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