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电工车间主任许志铭:

电路穿过哪里,工作就在哪里

  匠人心语

  匠心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块基石。国富民强离不开刻苦钻研、创新求真的精神。

  社会需要光彩照人的明星,也需要默默发光的群星。我相信,在平凡的电气领域力争去做到一种极致,且一直坚守下去,也可以为企业、行业,为全社会做出贡献。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满负荷高效运转着。距离生产车间几十米开外的低压配电房里,电工车间主任许志铭屏气凝神,半蹲在马达保护器前。机器内,电线像蛛网密布,他紧握检测笔有条不紊地检查着电气线路,观察着万用表上不断切换的数字。检测完毕,他迅速起身,又熟练地在保护器的显示屏上挨个排查各项数据。一切运行正常。许志铭松了口气,把使用过的检测工具一件件重新放回随身携带的工具袋里,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都是我的老伙计了”。

  30多年来,许志铭的工作日常简单到可以概括成两件事:电气检修和技改。电路穿过哪里,他的工作就在哪里。这项在别人眼中枯燥繁琐的工作,许志铭却喜欢又享受。

  有他在,制药厂的生命网方能无忧运行

  现代化的制药企业,许多工艺流程复杂且冗长,所以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高,不允许有任何闪失。打个比方,电气线路就像一条条传输给机体的能源血脉,而电工车间的工作则是“电力医护”。只有练就过硬的“医术”,才能保证“血脉”的活力。

  同事们把许志铭形容为一个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电力全科医生”。大伙儿都说,有他在,制药厂的“生命网”方能无忧运行。

  “举个例子,我们要为某一款药剂做搅拌时,会预先设定好复杂的动作顺序、力矩、转速和次数,比如先向左倍速搅拌五圈,暂停30秒,再向右半速搅拌五圈。如果电力方面出现一点点的失误,就会让搅拌机跟着出现误差,最终会导致这款药剂的工艺和质量失控。”许志铭说,如果一条小小的电路出了问题,那便像是碰了多米诺骨牌的始端,连锁反应会呼啸而来,给整个医药工厂的运作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许志铭经历过无数次惊险的“抢救”。

  今年8月的一天,厂里停电检修,一台运行中的柴油发电机突发故障。如同心脏突然停止供血般糟糕,如不在短时内恢复应急供电,冷库、种子室、数据中心等许多重要设施将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事发突然,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应急转接器材。阵阵警报声不断拨动着大家紧绷的神经。许志铭突然想到,在五金仓库堆场角落还有一卷备用的电缆。

  电工也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快,跟我走,仓库里还有备用的!”许志铭喊上几名同事,几乎是连拖带拽地跑着取回了电缆。工作场所处于无电状态,许志铭和同事们忍着室内的高温闷热和飞扬的灰尘,仅用十分钟便迅速完成了临时电源的搭接。

  顾不上喘息,他又跑到数据中心查看恢复情况。这一看,惊出一身冷汗:UPS(不间断电源)显示只剩不足10%的电量。如果抢修再晚一两分钟,电量就会耗尽,厂里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许志铭又驱车近百公里,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能制作液压油管的厂家。终于在下午1时30分前,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厂家,将定制的油管装上了柴油发电机,恢复了应急供电。

  那天回去洗脸的时候,许志铭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差点笑出声:因为太匆忙,一直都没有清理抢修时不小心粘在额头上的油污,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在外跑了一天。

  像这样的“烫手山芋”接多了,许志铭落下了一种“毛病”,不到24时睡不着觉。许志铭说,与其说在等待应急电话,不如说在等待责任的召唤。

  白天转现场、晚上学知识,是生活的主旋律

  这些年来,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环保、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赶上了火热的科技革新大潮,许志铭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必须尽快摸清每一门新技术的“骨骼经络”,熟悉每一套新设备的“脾气秉性”,弄清每个回路的“来龙去脉”。多年来,白天转现场、晚上学新知识,一直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2014年,厂里要新建年产6000万瓶/袋大容量注射剂扩建项目,其中涉及电气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等繁杂内容,任务异常艰巨。

  都说创新改革是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的事,可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老师傅,许志铭不服输,他主动向厂里表示,要主持这个大项目的电气技改工作。

  这是一个令人挠头的大工程。过去的做法是:准备一套传统的临时电气系统方案,在原有系统的自控程序和接线方案上再做一些简单的优化改动。

  可这种操作仅停留在原有的体系上无法做出有效突破。许志铭说,尤其是涉及到电气自控技改的部分,每一项控制、设计、理念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缜密操作,设计走错一小步,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运行低效和失控,难度可想而知。

  自主攻关,却面临无参考图纸、无参考资料的窘境,怎么办?许志铭在办公室和生产车间来来回回反复研究。当他兴冲冲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设计与一些专家交流时,却被对方形容为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也要干。他下起了笨功夫,拿着放大镜、万用表,挨个画设计图,单位干不完的,就带回家加班干。

  每天他都要在横七竖八的线路图中“走”上几十遭,不停地在这庞大的迷宫中找寻出口。相关零部件市场稀缺,他就跑遍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自己加工改造。

  “那段时间,许主任就像入魔一样。画图纸、买材料、做试验。饿了,就嚼上两口面包;困了,就拿冷水拍脸。”同事俞进军对8年前的事记忆犹新。

  野百合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许志铭带领团队,历经一年多的反复模拟,进行了不下千次的假想假设,终于设计出一套无懈可击的全新技改方案。这也让新昌制药厂年产6000万瓶/袋大容量注射剂扩建项目如期投产,并在电气自动化程度和GMP合规方面有了质的提升。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产值10亿多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许志铭的办公室抽屉里,摆着一大摞电子专业书籍和荣誉证书。下面的锁柜里,则塞满了各种设计器具、电路板、电子元件等做过试验的工具。这些物件,见证了他的百折不挠。

  “掰开了揉碎了”传授经验,生怕徒弟听不懂

  许志铭常说,对于电力检修事业而言,只有一个许志铭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人人都是技能专家,企业才能飞速发展。

  因为没有什么架子,徒弟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许志铭为“胖哥”,但大家深知,只要工作出现一丝纰漏,他丝毫不讲情面。他常说,电气工作是走在刀刃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徒弟们所属团队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在许多专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

  “能跟着许师傅真觉得挺幸运的。”同事盛越炀说,许志铭带徒弟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巧,用他的话说是“掰开了揉碎了”,生怕徒弟们听不懂。盛越炀说,他深深地被许志铭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所感动,“我也很荣幸,能在步入企业后就找到工作的标杆。”

  在同事眼中,许志铭不仅是个勤于学技术、精于干专业的老师傅,更是一个办事认真敬业、值得信任的实诚人。拿检修来说,这是个良心活儿,如果投机取巧,没人瞧得出,除非将来线路发生事故。

  一年冬天,有位同事因家中有急事请假,许志铭主动替他去巡检。可没有人知道,其实那天许志铭自己感冒发烧了。但他还是依然按照平日里的节奏,仔细巡检直到结束。回到家后,体力不支的许志铭差点一头栽在地上。

  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犟,许志铭笑呵呵回一句:“要是不巡完,我就不放心。”

  30多年的沉淀不仅体现在实践技能上。许志铭还写了许多专业的指导文章,这些文章积累总结了近万个故障成因,涵盖多种故障抢修经验。遇到故障,大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按图索骥,效率成倍提升。

  许志铭很满足。他说,自己画好了道路,别人就可以照着经验顺顺当当地走。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电路穿过哪里,工作就在哪里 2022-12-15 浙江日报2022-12-1500007;浙江日报2022-12-1500005 2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