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题

普陀山:以文化为魂 共塑新时代风貌

  “云霓明灭涌灜洲,海上仙山梦里游。绿掩瑶台浮玉塔,云飘广宇绕琼楼。”

  经过四十年的栉风沐雨,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模实现了新的突破。恢复开放的历史契机,为普陀山带来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新的机遇,在一代代创业者的星火传递下,从名不见经传到闻名遐迩,景区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全国首批5A级景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点等众多荣誉,成为普陀山的一张又一张“金名片”。

  多年以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始终秉承“生态为先、文化为要、品质至上”原则,始终践行“精准定位、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景区资源保护、旅游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已成为东南亚国家、我国港澳台地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优选旅游目的地。

  推进顶层设计

  综合管理守护一方净土

  四十年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在顶层设计上开启了新的篇章,走出了文化与山水的共存共荣的新步伐。景区始终紧扣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持续完善以“文化为魂、山水为基”的顶层设计,先后编制了《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景区详细规划(2021-2025年)》《朱家尖岛旅游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普陀山强力辐射和引领下,朱家尖旅游腹地的优势作用被持续激发,观音文化园、舟山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也相继落地,其中舟山国际会议中心赢得了“新区最美会客厅”之赞誉。

  四十年来,景区的各项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走出了时代的新步伐。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始终围绕品质提升这一核心目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标准扩建的普陀山正山门码头和朱家尖蜈蚣峙码头,获得了各方赞誉。同时,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合理的交通服务,建立良好的交通枢纽,也是景区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普陀山景区内对内贯通两地全岛、对外实现区域互通的综合交通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顺利融入长三角“三小时旅游圈”。

  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普陀山景区依旧步伐稳健,在数字化改革的道路上齐头并进,实现“一票通”全票型实名制购票,重点推进“有求必应”普陀山一码通场景建设。

  在景区管理方面上,普陀山也频频展现新的亮点,落实具体防范行动,守护一方净土。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始终围绕“服务型政府”打造这一发展定位,成立普陀山管理服务局,增强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职能。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执法管理,做好“打黑、治乱、堵坑”三篇文章,重拳打击假冒乞讨、掮客、违规导游等旅游市场顽疾,进一步规范执法秩序,实现“1+1>2”的工作成效。同时顺应旅游市场新需求,率先在全省推行“综合管理+联合执法+公安保障”执法模式,设立“旅游警察”,创新打造“旅游警务”品牌。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方式,为游客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为景区铸造坚实的安全后盾。

  弘扬普陀文化

  筑牢景区生态最亮底色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扎实抓好文化“五个一”工程,出版《普陀山志》和《普陀山大辞典》等文化丛书,开放普陀山博物馆、普陀山书院等文化场所,举办各类书画艺术展,满足游客多层次文化旅游需求。

  不仅是在国内,国际上的合作与宣传也在齐头并进,普陀山景区持续开展旅游合作和境外市场推广,完成新加坡旅游形象店设立。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铺就景区最亮的底色,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这一发展原则,一直以来都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抓手。同时,景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精品园林建设、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护林提质工程,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普陀山森林生态站也并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连续25年保持无森林火灾,为景区发展再上一道安全锁、再添一片文化色。

  一切的成就都要落脚到民生的福祉上,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始终践行“民生福祉改善是最大政绩”这一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普陀山“平安景区”建设已在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面建成。

  未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将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继续展现出不一样的时代风貌,造就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辉煌。

  (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


浙江日报 专题 00019 普陀山:以文化为魂 共塑新时代风貌 2022-12-15 浙江日报2022-12-1500004 2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