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用地审批组合拳
浙江跑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加速度”
通讯员 路雄英 郏恬甜 记者 余丽
土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开展“强保障、优配置、优服务”专项行动和“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超常规做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促进经济稳进提质。
12月7日,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加强用地保障暨“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成果新闻通气会上,一系列亮眼数据,令人振奋。
截至目前,全省批准建设用地26.20万亩、同比增长16%;完成省以上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157件、批准用地17.17万亩、涉及投资额3761亿元。多项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保障任务已超额完成。特别是今年6月28日,浙江首次实现省以上重大项目用地报省和报部审批“双清零”,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赛道上跑出“浙江加速度”。
按下政策落实“快捷键”
走进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楼大厅,两幅“蓝图”格外醒目。在这两张“2022年百大项目用地报批作战图”上,每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基本数据情况、审批进度状态等内容清晰可见。
临近年末,大部分重点项目的各个流程节点都已贴满“已完成”字样,并顺利“挂”上了小红旗。2022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聚焦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在省“4+1”2022年实施计划843个重大项目的基础上,调查排摸全省用地报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清单,目前已有171个重大项目纳入“百大”攻坚范围。
聚焦要素保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主动求“变”,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今年,我们坚持‘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连续出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全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快享直达、落地见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出台实施了三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政策出台速度快、保障力度大、红利成色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为高质高效落实自然资源部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浙江第一时间“量身定制”了具体贯彻落实举措。
截至目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指标6.51万亩;在“三区三线”划定中,统筹保障5000多个项目空间,减少占用稳定耕地约15万亩;7个“基金”项目顺利取得国务院用地批复;13个“基金”项目取得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批复。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山区26县用地保障,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也定制了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降低山区26县省重大产业项目准入门槛、奖励加快发展实绩考核优秀县(市、区)等方式倾斜保障山区26县用地。另一方面,支持山区26县“产业飞地”建设。6月底前,浙江已统筹安排山区26县3.9万亩规划指标,为飞入地核减1.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
配置用地计划“精准化”
“今年,我们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坚持精准遴选攻坚项目、精准投放土地指标、精准服务跟踪问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等不同项目在用地保障中的“堵点”“难点”“卡点”,分类施策、精准匹配、有力保障。浙江建立省、市、县三级各类土地指标空间账簿,动态跟踪土地指标组成及投放情况,及时调度土地要素流向,做到要素投放“能早则早”、资源配置“能优尽优”。
作为杭州湾南岸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起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向东经过萧山区、钱塘区、柯桥区、滨海新区、上虞区,终于上虞区与余姚交界处,全长约52.8公里。项目总投资293.98亿元,建设工期26个月,预计在2023年12月底建成。
针对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周期长的情况,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先行用地审查要求,主动指导项目公司拟定了包含互通枢纽匝道、主线桥梁、隧道洞口等重大节点先行用地方案,共计面积74.4公顷,占用地预审控制规模13.7%,有效保障了项目的投资和进度。
“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杭州、绍兴两市自然资源部门的支持和帮忙下,我们项目的审核批复时间比预计至少提前了半年。”项目建设指挥部顾问徐莉表示。
在项目的重要节点工程之一——曹娥江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徐莉表示,由于特大桥穿越了柯桥和上虞两地的水源涵养地,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时间联合相关厅局召开了穿越可行性论证会,确保了项目作为全省第一批涉生态红线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并获得批复,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全力保障项目进度的同时,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也将“节约集约用地”发展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利用立体空间资源,在城市主干道上方建造高速路网,大大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项目主线杭州段利用红十五线(一级公路15.5公里)、绍兴段利用新东线(一级公路23公里),利用老路占线路总长度的73%。”徐莉表示,虽然高架桥的造价会高很多,但是项目利用存量建设用地130.9公顷,比另辟新线路方案少占土地88.5公顷,也相应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更符合自然资源部门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交通战略先导优势,促进杭州湾产业带进一步发展,有力推动我省大湾区建设,强力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
得益于我省“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长龙航空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项目推进也迎来了有力支撑。
据基建工程部总经理黄小翔介绍,在长龙机坪项目之前,我省尚无民营航企拿地扩建机场设施的先例。得知企业难题后,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打通了立项、选址、农转用、建设用地出让各环节全路径,开创了省内机场用地出让新方式。
机坪项目二期工程刚刚完成行业审查,预计明年就能全面开工,建成后将提升我省大型飞机维修的业务规模及影响力。
在精准施策的前提下,全省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达到48.84万亩,同比增长21.3%。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同比增长41.8%。
定义用地报批“新速度”
如果说“精准”体现了“提速”的决心,那么“高效审批”则充分体现了“提速”的执行力。
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持续迭代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通过上线“浙地智管”应用场景,多跨协同赋能用地审批大提速。
通过场景建设,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贯通了7个在线审批系统,协同11个省级部门、101个审批事项,打破信息壁垒,实行“挂图作战”“一表晾晒”“三色预警”,建立重大项目“赛马机制”,实时反映项目堵点卡点,为一批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抢抓窗口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协同发力优化流程,加快项目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等手续办理。像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用地预审从组件申报到自然资源部批准仅用9天,创造了浙江报部用地预审时效新纪录;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作为浙江首个以“三调”成果为基础报国务院审批的单独选址项目,从县局组件上报嘉兴市政府至取得国务院用地批复,全过程用时仅88天。
记者了解到,今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围绕“统筹保护保障、加快提质提效”主要任务,持续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大宣讲”、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大攻坚”、厅局长联系重大项目“大服务”,持续迭代政策措施,激励各地自然资源部门紧紧抓住政策利好,推进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为浙江经济的“稳”和“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初步考虑在要素保障和审批优化上持续加力加码,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省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持续加强补充耕地指标统筹,继续倾斜支持山区26县用地,常态化开展‘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深化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有力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