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我省传染病诊治、疾控、医疗等领域权威专家,回应大家关切

新冠可防可治,要有充分信心

  本报记者 郑 文 陈 宁

  见习记者 林晓晖

  随着近期“新十条”的落实,久违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街头巷尾。

  然而,防疫举措的优化与调整,也让部分人对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有点担心,退烧药和抗原检测试剂盒不太好买,一些不科学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13日,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我省传染病诊治、疾控、医疗等领域权威专家。在他们看来,新冠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仍要重视防护,但不必恐慌

  “和2020年相比,我们面对的病毒大不一样了。”据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孙继民观察,目前社会上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觉得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了,症状不严重,就不重视个人防护了;另一种是对此感到恐慌,甚至有部分人最近在囤积大量药物。

  在他看来,首先不用恐慌。与原先的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在下降,感染之后,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症。保持健康的心态,接受规范的治疗,一般来说一周左右就能恢复。其次,仍要保持重视,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虽减弱,但传播周期缩短、传播隐匿性增加、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对脆弱人群并不友好,感染后存在重症风险,所以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可以说,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过来了。”在孙继民看来,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不断减弱,与之相反,我们的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检测能力等持续提升,为持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过去近三年里,我们的抗疫能力和抗疫信心显著增长。接下来,如何将“新十条”落到实处,取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最优解,仍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孙继民认为,针对最新的防疫形势,我们的目标是“削峰”和“缓疫”,也就是让疫情的规模尽可能小,避免出现大高峰,并在出现阳性患者后进行及时管控,尽可能降低疫情的规模。

  “接下来我们防控的一个重点是聚集性疫情,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科学规范处置,尽量减小聚集性疫情波及地范围。”孙继民说,虽然各地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但关乎“一老一小”的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还要继续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码查验;高风险岗位人员和高风险地区人员也要继续进行核酸检测,这对于早期发现疫情非常重要。

  如感染新冠,要分情况对待

  对个人来说,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也要分情况对待。“无症状不用药,有症状的可以使用一些对症支持的药物,包括可以疏风解表利咽止咳的中药。”省中医院副院长杨珺超提醒,如果确定无外出、没有接触过患者或感染者,可先监测体温,居家按照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体温持续不降、乏力明显、持续高热,或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及时去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

  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医疗机构面临着不小的考验。记者了解到,目前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在社会面核酸检测中,混管阳性,被赋黄码;二是出现咳嗽、鼻塞或者流鼻涕等症状,担心自己“阳”了前来就诊;三是与发热门诊既往接诊相似的患者,比如因发热而就诊。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可以预见,新冠感染者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医疗机构会如何应对?在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看来,为了避免由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基数过大,导致有限的医疗资源不堪重负,出现挤兑现象,应当继续推行科学精准的分级诊疗模式,“将现有的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群。”

  有人担心,如果重症患者突然增多,医院的床位够不够?对此,盛吉芳建议各级医院按照“平战结合”理念,在非重症住院床位与重症床位之间做好协调,若出现危重症患者短期大量增加,非重症床位可以向重症床位转变。同时各级医院还需要提升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可建立由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检验科、精神卫生科等相关专科组成的医疗救治检验单元,便于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重症患者爆发性增加的状态。

  “早阳早好”的说法靠谱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人对一旦感染奥密克戎后应该怎么处理,其实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也正因如此,会匆忙囤药、囤抗原试剂盒。杨珺超说,这反映了部分人群面对疾病与疫情的焦虑。

  也有人说,既然感染后大部分人症状较轻,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坚持防护,或者说“早阳早好”?

  “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强,我们都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但原先的防控措施还是有效的。”杨珺超说,日常仍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防控措施。

  对于“早阳早好”的说法,专家们则一致认为,“早阳”不一定“早好”,奥密克戎株感染以后,仍然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并非感染一次后就终身免疫。

  还有人问,哪些情况容易发展成重症?疫情发生以来,盛吉芳多次参与新冠病毒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据她观察,临床上单纯由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病情危重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这部分患者往往需要多学科专家团队联合救治。

  “我们这几年抢救过的重症病人,大多是有基础疾病的,比如尿毒症、肝硬化、脑梗和各类肿瘤性疾病,还有患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有缺陷的人群。对一些基础疾病重或一般状态不太好的老人来说,就算不是感染新冠,哪怕只是普通流感或者腹泻,都有可能危及生命。”盛吉芳再次提醒,这些重点人群更要注意防护。

  有专家建议老年人这段时间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和聚集聊天,孙继民表示认同,这个阶段,商场、菜市场也尽量少去,此外还要尽早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在“新十条”中被摆在了重要位置,除了强调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更将老年人接种放在重中之重。接种疫苗能防住病毒吗?孙继民说,接种后仍然感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接种完的感染者的病情会轻很多,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来说,这非常关键。

  近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发布,中医药再度受到广泛关注。回望三年来,中医药在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版《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均明确了中医药防治方法。

  杨珺超告诉记者,感染病毒的时候,人体会自动启动免疫系统,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反应,中医药可以有效缓解某些不适症状,比如针对发热、咽痛等症状服用清热解毒解表的药物;另一方面,从预防的角度,中医药的作用是“扶持正气”,针对普通健康人群,则注重调理脾胃和补肺气。

  “新冠常见的症状比较多,主要集中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约十种,但临床分型不同,表现不同,用药需对症,不可盲目按照网传‘吃药顺序图’服用。”杨珺超提醒,用药需谨慎,须遵医嘱,特别是药物尽量不要叠加用,事先需要仔细查看说明书,看看是否有类似成分,以免出现用药过量。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新冠可防可治,要有充分信心 2022-12-14 25183194 2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