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题

传统文化研究者共话思想的力量

从阳明心学汲取共富智慧

  一脉心学彰自信,一盏心灯耀古城。

  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如何继承阳明心学的优秀思想精髓,从阳明心学中探寻精神富有之源、体悟社会善治之方、锤炼勇毅斗争之魂、汲取团结奋进之力,更好运用阳明心学智慧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日,主题为“阳明心学与共同富裕”的世界阳明学大会暨2022阳明心学大会在绍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阳明学研究专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这些年来,绍兴牢牢扛起阳明心学发端地、成熟地和传播地的使命担当,全力打造集拜谒、瞻仰、学习、研究、交流、传播、体悟、践行为一体的阳明心学圣地图景,全面加强“阳明遗迹群”的考古发掘、串珠成链、保护利用,在高标准建设阳明文化园,用心修缮阳明洞天、阳明墓基础上,规划面积40公顷、总投资约80亿元的阳明故里核心项目精彩亮相,在遗址重建的王阳明伯府第、光影展陈心学成就的阳明纪念馆联袂迎客,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光辉一生的历史场景。

阳明心学与共同富裕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国荣

  心学和共同富裕看似是两个无关的话题,但是从“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四方面来说,心学和共同富裕还是具有现实联系。

  心学以良知为主要观念。良知之中,包含的人性关切,这种观念不同于人的物化、工具化,要求将每一个人都视为目的,具体的价值层面,则表现为肯定人人都应当有良好的物资境遇。

  从精神层面来说,共同富裕就是每个人都应当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而这样的尊严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支柱。这个意义上说,良知当中包含的人道观是为共同富裕提供内在理论依据。

  心学所提出的心即理,蕴含个体意识与普遍规范的统一。与心相关的理,在宽泛意义上包含普遍的责任意识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

  从注重个体利益、先富起来,到关注群体价值的共同富裕;心即理所内含的个体意识和普遍之理的统一,从一个方面为此提供了内在的哲学基础。

  以心为体所隐含的意义关切与良知所内含的责任的意识相结合,进一步引向天下的情怀。这种天下情怀具体表现为万物一体的观念,进一步引向和谐的存在形态。所以,万物一体观念指向的,便是人的共同发展。

  “以心为体”的意义关切、“良知”的责任意识、“万物一体”的天下情怀,同时面临具体落实的问题。在王阳明心学中,这一问题便是“知”与“行”的关系。

  在价值层面,知行合一意味着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阳明心学对共同富裕的启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董平

  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共同体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意味着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共同富裕”包含着中国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而形成一种价值体系的传承以来,共同富裕便已经包含在公共价值诉求当中。比如管仲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也就是说普遍的道德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足的前提之上。所以共同富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内在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价值诉求。

  “心即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阳明先生认为传统或者道统必须建立在心的基础之上。“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明德”“亲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原动力。

  阳明心学对共同富裕有诸多启示,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精髓转化为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遵循。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应当知行合一,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为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制度保障。

阳明心学与精神富足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副院长 高瑞泉

  阳明心学无论是哲学风格还是传承途径,都带有平民化的特色,王阳明把人人可以为尧舜扩展为致良知学说。阳明及其后学,将思想普及到了商人、樵夫等下层百姓之中。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资料的富裕,也要有精神上的富足。而在绍兴,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士人很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利用充沛的文化资源,接续优秀的人文传统,进行文化推广与科普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阳明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蕴含了丰富的经世精神。浙江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浙江商人所创造的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都受到了阳明心学中“经世致用”精神的影响。

  阳明心学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学派,也是一个具有高度内在凝聚力的学术共同体。它是以人际间的信任作为基础的。当今社会,人际间的信任事实上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他对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今日我们要将阳明心学的学术成果普及到民间去,以建立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阳明心学与乡村振兴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陈卫平

  怎样使老百姓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国家治理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王阳明常讲怎么治理社会,“诚爱恻怛之心,财者民之心”“以开导民心为本”,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可以赢得老百姓的拥戴。

  阳明心学的根本思想,就是万物一体、万物同体,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就可以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的痛苦、忧愁,由此才有可能把“财者民之心”作为自己为官的追求,这是王阳明治理社会很重要的方式。王阳明还著有《南赣乡约》,《南赣乡约》就是那个时候的“枫桥经验”。

  王阳明强调乡村治理,社会要走向共同富裕,就要以百姓的共治共理作为基础。在互联时代,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具有示范化意义的,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是要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走向现代化,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融合在一起的新文明,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来实现。


浙江日报 专题 00007 从阳明心学汲取共富智慧 2022-12-14 浙江日报2022-12-1400006;浙江日报2022-12-1400007;浙江日报2022-12-1400013;浙江日报2022-12-1400017;浙江日报2022-12-1400019 2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