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元首外交的“中东时刻”,为何如此关键

  当地时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发表了《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

  近段时间,中阿关系持续升温,引发全球瞩目:战机护航、“沙特之鹰”礼宾护卫机随行伴飞、紫色地毯欢迎贵宾,欢迎仪式让人惊艳;在能源、粮食、投资、绿色、安全、航天等领域,双方相关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成果丰硕;中阿领导人规划双方未来合作,共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更将影响深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阿关系持续升温,从中能读出什么?

  阿拉伯国家,有多重要?

  这次元首外交,不论国际国内,均引发极高的关注。有媒体称它是“在关键时刻进行的一次关键访问”,还有媒体称赞它具有“里程碑意义”。

  阿拉伯国家,为何如此重要?

  凡是谈及国际时局,往往离不开两个字:“时”与“势”。

  从“时”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世界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叠加,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从“势”来看,阿拉伯国家有三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是阿拉伯国家正好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阿拉伯国家地处要冲,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是“一带一路”继续向西延伸的枢纽。沙特华商联合会秘书长李有宝常和当地朋友一起海钓,总会看到正在航行的巨轮,红海中尤其多,“每次我都忍不住暗叹:这地方果然是交通要道啊。”

  陕西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玮说,从地缘角度来看,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二是在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方面,阿拉伯国家举足轻重。

  有这么一组统计数据:阿拉伯国家占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的55.7%左右、天然气储量的26.5%左右、全球原油产量的26.8%。

  对阿拉伯国家石油资源之丰富,李有宝有直观感受:有次出差,他见到在广袤的沙漠中,采油的“磕头机”排成巨大的阵列,有条不紊地采着石油,整个场面极其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

  阿拉伯国家是世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当前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能源合作最能体现中阿关系的互补和双赢。

  三是在国际舞台上,阿拉伯国家是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双方加强合作意义重大。

  阿拉伯国家的体量相当可观:共有22个国家,是联合国会员国数的约九分之一,总面积约13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15亿,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正是这种“时”与“势”,使得中阿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这一点,《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讲得很清楚:双方一致希望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开辟更广阔前景,将中阿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服务双方共同利益,支持中阿在发展领域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努力,推动实现我们的共同期待,守护子孙后代的未来”。

  中阿加强合作,此其时也!

  向东看,带来哪些机遇?

  近段时间,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阿拉伯社会对中国都相当关注:“中文热”,随处可见的中国国旗,当地群众、媒体普遍表现出欢迎姿态。

  这种现象,可以归纳为一个词:向东看。

  中国,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答案是:共赢。

  这既基于历史的信任,也基于现实的需求。

  从历史来看:2000多年前,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紧密联系。前段时间,“卡塔尔小王子”一个掀头巾的动作,红遍中国,背后所体现的就是双方的传统友谊。

  从现实来看: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而阿拉伯国家则普遍面临着经济如何转型的问题。

  不论从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还是从《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中,都能看出中阿之间有着相近的发展诉求理念、相同的发展使命、相融的发展利益。

  众多共赢的机遇,也由此而生。

  最大的机遇,当然在能源合作。

  2021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达2.6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近52%。中国十大原油进口国中,阿拉伯国家占5席,沙特是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国。

  前段时间,中国石化还同卡塔尔能源公司签订了长期协议:每年卡塔尔方面将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27年。

  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地,现在已经是阿拉伯国家。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3000多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又继续高位增长,达3192.95亿美元,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传统领域合作的“升级”,潜力巨大。

  中国承建的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金色之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前段时间,随着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它引起广泛关注。卡塔尔央行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钞,图案中就有它。

  李玮说,中阿双方经济互补性非常强,这些年在能源、基建、产能、金融、投资等传统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随着阿方需求的提升,中方顺应发展形势进行“升级”,精准捕捉其中所蕴藏的机遇。

  海湾国家“愿景”计划,是一个新着力点。

  前段时间,沙特阿拉伯推出的未来城市The Line引起全球瞩目:它宽度只有200米,全长却有170公里,横跨沙漠、山地。The Line是沙特“2030愿景”计划的一部分。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表示,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是阿拉伯国家拥有石油资源最多、最富裕、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好的一个区域。近年来,为摆脱经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海湾国家陆续推出“2030愿景”“2035愿景”等计划,以寻求经济多样化,并积极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对接。

  全新领域的合作,更是前途光明。

  不久前,这条新闻引起关注:中国与阿联酋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2026年发射的嫦娥七号任务中搭载阿联酋“拉希德2号”月球车。

  “这仅仅是开始,随着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的落实,今后双方合作领域将更广、层次将更深。”李玮认为,今后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航天卫星合作等新领域,中阿合作空间很大。

  “浙阿”新动向在显现

  浙江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交往密切。这也体现在统计数据上:今年前10个月,浙江对阿盟进出口达4036亿元,其中出口2139.5亿元、进口1896.5亿元。

  浙江哪个地方的阿拉伯人最多?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义乌。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涌入“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中东商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疫情前常驻义乌的阿拉伯商人达到1.5万人,目前仍有6000多人坚守。

  对浙江人来说,中阿关系正在持续升温,显然这是个让人深受鼓舞的好消息。随着这次的“中东热”,也出现了新动向。

  传统商贸,正悄然“演进”。

  浙江向阿拉伯国家输出的产品,电动工具、小商品、小家电是大头,这也正是浙江的产业优势。

  迪拜时间今年6月30日,义乌市场的第一个海外“分市场”开业,由义乌小商品城与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合资建设,辐射周边近10亿人口,当地采购商可在家门口看样、选品、下单。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尔坦·艾哈迈德·本·苏拉耶称,项目在浙江义乌与迪拜之间搭建了一条国际物流黄金通道,让迪拜成为中国商品无缝对接中东、非洲、欧洲的枢纽。

  相比之前开店、设立办事处,或自行采购这些“老套路”,这个“分市场”显然是种新模式。而且这场“演进”才刚刚开始。

  今后中阿双方的贸易投资,将会更便利。

  近段时间,有这么一条新闻:12月6日,通过“义支付YIWU PAY”,义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沙特客户的跨境人民币货款,这标志着义乌商城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首单人民币跨境业务成功落地。

  这起人民币跨境业务,看似小事,其实意义深远。连外交部发言人都表示关注到了此事:今后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投资,将会便利化。

  数字经济的合作空间,开始显现。

  浙江数字经济发达,阿拉伯国家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为浙江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方面有成功案例,像沙特通信部就已经和浙江执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执御和中东企业合作打造的跨境购物网站JollyChic,为中沙之间架起了“网上丝路”,目前已积累逾5000万用户。

  还有不少项目正在推进:阿里巴巴等企业和沙特数据与人工智能局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阿拉伯语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帮助沙特顺利完成经济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与阿拉伯国家展开合作交流;今天,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大家更应命运与共、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明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元首外交的“中东时刻”,为何如此关键 2022-12-11 浙江日报2022-12-1100004 2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