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久违了,这样的生活

——听4位浙江百姓的本色自述

  “一夜之间,场所码撤了,小商小贩带来的‘烟火气’浓了”“怀念的生活气息回来了”“小生意快快好起来”“赶紧了!以后赚不到钱可不能怪疫情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接连出台以来,网友们纷纷说着身边种种变化。

  众说纷纭中,有期盼、有信心,也有些许担忧。记者采访在浙江生活创业的民宿从业者、影院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社区工作者,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讲述,道出这几天感知的景象之变和经济复苏的信号。

  “咨询电话翻倍,期待订单再多些”

  讲述人:德清“山野生活”民宿主 黄佳旻

  12月7日晚上,我接到了一位上海客人的电话,有点激动。两个月前,他包下了我整栋民宿,7000多元房费也全部付清。但之前疫情反复,一直没能成行。他在电话里说,优化措施出台后,跨地区出行阻碍少了,准备下周办理入住。

  最近一周,民宿接到咨询价格、预订入住的电话有21个,比今年电话最多的那周还翻了一倍多。从客源地看,以江浙沪一带为主,可能和这些地方较早出台优化防控措施有关。客户群体中,有一半是旅行社组织的“小团”,而以前我们接待的客户有八九成是散客。

  热闹起来的不只有我们一家民宿。我的微信里,有一个莫干山镇400多位民宿经营户建的“订房信息共享”群。有段时间,它快成了“僵尸群”。但是这几天,订房信息慢慢多了起来,最多的一天,有3个均价万元左右的包栋大单。

  订单有了,大家乐观不少,有人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条新闻——“新十条”发布后,旅游平台上的机票、火车票瞬时搜索量猛增近两倍,春节前夕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

  “消费复苏”似乎就在眼前,但我觉得自己还是该保持理性。在这周的21个电话中,真正下单的不到一半,和客户交流时,我也听出他们的顾虑——防控“松绑”后,会不会迎来感染高峰?要不要出行,他们更加谨慎,有的仍在观望。

  但不管怎样,积极的信号一个接一个。疫情里“摸鱼”的日子应该快结束了,我最近打算利用政府补贴资金对民宿软硬件进行改造提升,收购周边农户的土特产品作为伴手礼邮寄给客户,让感情先“预热”起来,这种久违的忙碌让我很充实。

  “有了高营业率,还盼着高上座率”

  讲述人:浙江“戏幕”影城创始人 刘敏健

  这两天,不再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也不用再扫“场所码”,只要佩戴口罩、看健康码、测温后即可进入影厅观影。这种改变,观众高兴,我们作为从业者看到了电影业复苏的苗头。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我和很多同行都在密切关注国内电影行业等文化消费新动态。这几天,有组数据挺让我们振奋——12月6日,全国7个省份影院营业率超70%,其中,浙江影院营业率最高,达到82%,共有营业影院671家。

  作为671家影院中的一员,就我观察的情况看,高营业率暂时还没有带来高上座率,比如我们在杭州的“戏幕”影院,一共有8个影厅1059个座位,现在每天会安排电影大约40场,但每天总体观影的人数不到200人。

  要想吸引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开放观影场所、解除流动限制仅仅是基础,我们更急需优质且具有较强票房号召力的影片。但受疫情影响,上游影片供应端的商业片严重不足,一些好片子可能担心票房太差,迟迟不敢上映,有些还临时撤档。“片荒”之下,就算影院正常营业,观众也时常无片可看。去年,《你好,李焕英》等电影还能斩获“40亿+”票房,但今年的电影市场远没有这样的成绩。

  现在我比较期待《阿凡达:水之道》上映,目前距离这部影片上映还有10多天,在“猫眼”平台上“想看”人数已攀升至120万人。还有部分新片陆续官宣定档12月,相信随着更多优质影片供应增加,上座率也会随之提升,毕竟影院的银幕、全景声等设备,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线上观影无法比拟的体验。

  “现在我每天都有新订单”

  讲述人: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管小军

  8日一早碰到了件开心的事:我刚到义乌国际商贸城时,看到有个外商等在我家店铺门口,等他上前拥抱我的时候,这才认出来是也门客商马斯。算起来,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这位老朋友了。

  2020年之前,马斯每到12月就会来商贸城里“买买买”各种小家电等生活用品,订货量通常在12个箱柜以上。但疫情发生后,他担心市场行情不佳,订单量缩水了一半以上,后来因为出入境人员的防控措施严格,他选择线上订货。

  最近,马斯关注到中国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他非常敏锐地感觉到这个积极的信号,马上预订了飞中国的机票。这次到义乌,他决定增加订单量,采购8个箱柜的吹风机、直发器等货物。

  这两天,我在国际商贸城里见到的“老外”越来越多,听市场管理方说,义乌之前组织了4架包机,把500多名来自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等国家的500多名采购商接回义乌,他们中就有我的客户。今年义乌常驻外商人数增长约20%,三年来首次突破1万人,特别是防疫措施持续优化后,现在每天来到义乌的外商超150人。

  有客流就有潜在订单!以前要等三五天才能接到一个单子,随着客流慢慢恢复,现在我每天都有新订单。12月7日下午,我在手机上观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直播,发言人说对于入境人员管理等外防输入的措施,将依法依规、逐步推进、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完善。这让经营户们更有信心,我等着更多老朋友回到义乌市场。

  “从忙防疫转到忙服务”

  讲述人:杭州市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 张敏华

  在杭州市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后的第二个晚上,我只接到了一位大货车司机关于转码申诉的电话,睡了一个久违的安稳觉。说实话,真有点不习惯。

  邻里社区是个居住着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型社区,人员构成多元。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有40多户居民居家隔离,18名社工的手机都绑定了社区热线,每天要拨打三四百个关于信息核查、流调溯源、密接转运的电话,可以说,大家七八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这里。

  12月8日,随着最后一户密接人员解封,社区防控压力又减轻了不少。不过,我们工作还是很忙,只是忙的重点有了改变。根据新要求,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目前,我们社区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95%,接下来社区还要积极引导60岁以上老年人“应接尽接”。

  被疫情耽误的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这门“课”,也得抓紧时间补一补。比如针对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反映的子女上学问题,早在今年2月,我们就开始酝酿建设嵌入式幼儿园,但因为疫情反复、工期一再延迟,幼儿园直到11月才开园,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另外还有“共享停车场”“社区小店直播间”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工作,应该都要陆续推进了。

  (本报记者 李攀 李灿 沈听雨 徐子渊 葛雪琪 中国义乌网记者 龚书弘 整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久违了,这样的生活 2022-12-09 25162907 2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