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市县

浙大邵逸夫医院研究团队重大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动物细胞也能“光合作用”

  本报杭州12月7日讯 (见习记者 林晓晖 通讯员 李文芳 叶筱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北京时间8日凌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这项研究通过植物天然叶绿体成分的跨物种递送,让动物细胞拥有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能力,以实现人体细胞衰老的逆转。

  既有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能量不足是组织衰老和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林贤丰医师、范顺武教授团队与浙大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合作,创新性地从菠菜中提取了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生物电池”——类囊体,并通过精密的制备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植物的类囊体跨物种递送到动物体衰老病变的细胞内,让动物细胞也拥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以此敲开逆转细胞退变衰老的“时光之门”。

  “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激活动物细胞合成代谢,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想法。”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研究成果在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的治疗应用中得以验证,这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成果由一支年轻研究团队打造,团队已同步递交了发明专利并着手进行产品转化,有望未来在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实现应用。


浙江日报 市县 00005 动物细胞也能“光合作用” 2022-12-08 25158021 2 2022年1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