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高新区(滨江)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无废”新风添新韵 景满滨江绿满城

  从钱塘江畔到白马湖边,从道路两旁到小区内外,从亚运场馆到园区学校……在滨江,绿色的理念已经从生态浸润到生产与生活,目之所及是一个清净、绿色的生态世界。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滨江围绕“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总牵引,“无废亚运”打造和“无废细胞”创建为主抓手,深入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更高水平发展,使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惬意,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随着杭州亚运会脚步的临近,滨江将紧抓“七张问题清单”,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市民营造“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为保障亚运环境质量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夯实生态底色。

  资源循环

  “无废”触角延伸每个细胞

  垃圾分类是垃圾分流减量的过程,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解决“垃圾围城”的实招。在滨江,垃圾分类这一绿色生活理念,不仅深入街道、园区、场馆、医院等“无废细胞”,连学校也成了垃圾分类的“科普园”。

  规范、整齐的分类垃圾桶排列在墙边,上面贴着鲜明的垃圾类别指示牌, 窗口的盆盆绿植与墙上的宣传标语相互呼应……走进杭州市春晖小学的垃圾处置中心,能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正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

  “垃圾分类这种卫生习惯要从小养成,我们每年开学,都会专门开展针对师生垃圾分类能力的培训,播下一颗颗垃圾分类的萌芽。”春晖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努力深化垃圾分类专项课程研究,以“始业引导——微课教育——两课一评——社会宣讲”为纲,逐步构建无废学校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获评杭州市首批无废细胞示范点、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学校。

  春晖小学只是滨江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的缩影。近年来,滨江区在全省率先提出“无废城市”全覆盖的目标,制定《滨江区全域“无废学校”创建试点实施方案》,杭州市春晖小学、滨江区浦沿幼儿园被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部门授予全国“‘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称号。

  与此同时,滨江区倡导易腐垃圾减量化,全域所有街道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今年1月—10月,共计清运垃圾22.19万吨,10月同比下降8.81%,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28%。

  垃圾是被放错了的资源,不仅在学校、小区如此,在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从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豆渣,到污泥、废水,全流程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其中,豆渣因富含粗蛋白的营养特性,是喂猪、喂鸡、喂鸭等的好饲料。公司定期向有需求的单位出售废豆渣,替代部分饲料使用,变废为宝,不产生二次污染。而污泥中的腐殖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制作成有机肥料,在果园、茶园广泛使用,做到绿色无污染。

  目前,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省级验收,分别被评为省级“无废亚运场馆”和“无废亚运工厂”。滨江区还在“无废工厂”“无废工地”“无废医院”“无废学校”4类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扩面,推出“无废商超”“无废饭店”“无废农贸市场”等精品亮点,不断扩大“无废”影响力和渗透力。

  此外,依托自身动漫文化优势,滨江区将“无废理念”与动漫跨界结合,打造了“无废”形象专属IP——生态精灵“绿芽儿”。该形象已经在浙江省“无废亚运”推进活动中发布,接下来还将通过动画短片上线、表情包推广、线下事件营销活动,不断深化和强化群众对“无废城市”的理解,赋能“无废滨江”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

  生态滨江擦亮“亚运”底色

  “无废亚运”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杭州亚运会的核心区,亚运场馆在运行过程中,如何智慧化地监管水、电、燃气等能耗使用,实现垃圾等固废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是滨江区的必答题。

  在杭州奥体中心,一屏掌控整个场馆的“最强大脑”——奥体数智管理舱,在“无废场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远程控制场馆内的设施设备,比如照明、空调等,实时监控每日水、燃气等能耗使用,还能生成能耗报表供每日能耗分析,有闲置能耗情况还可通过远程系统进行一键关闭、开启。

  “通过智慧化管理,奥体中心‘大小莲花’每年能够降耗10%。”奥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6月份逐步对市民开放以后,“大小莲花”已经成为市民健身运动的好去处。场馆还通过“无废”相关知识宣传引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被评为“无废亚运场馆”。

  对“数字滨江”来说,“无废城市”建设数字化、智慧化是一大特色。不独在亚运场馆中如此,滨江区还以数字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今年以来,滨江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数字化发展优势,打造可感知、可预警、可溯源的“数智治水平台”,推动治水工作向智能化、自动化、场景化转变。

  例如,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聚焦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化系统化改革,打造“内涝智治”应用场景,有效提升内涝处置时效,该项目已入选全省数字孪生建设首批试点清单。全区市控以上断面优Ⅲ比例100%,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与此同时,滨江区围绕“生态智卫”无废板块,以“一屏两中心”为基础,协同各部门扎实推动危险废物数字化管理,将所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纳入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滨江区生态环境分局推进“环保智管服”迭代更新,打造“企业自治、行业自律、部门监管、党政监督”的基层治理模式,为全省提供“条块结合”的滨江治理样板。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滨江区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每月召开例会部署问题上报、整改工作;制定了《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将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全区大党建考核和生态文明考核。

  截至今年11月,滨江区主动梳理上报市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17个,完成整改销号7个,有序推进整改13个,解决了一系列多跨、疑难问题,如通过“腾笼换鸟”,帮助杭州万事利漂染有限公司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成功转型为以大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的杭州民生峰达生命科技园,实现了以转型促拆违、以转型促减污、以转型促降碳、以转型解决信访投诉热点焦点问题,实现多赢。

  (图片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分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无废”新风添新韵 景满滨江绿满城 2022-12-08 浙江日报2022-12-0800005;浙江日报2022-12-0800007;浙江日报2022-12-0800014 2 2022年1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