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拱墅区文晖街道:
小区微治理
让“一老一小”幸福场景落地

  任垣洁

  “以后小伢儿有地方玩,老年人也有自己的食堂。小区里能腾出这么一片场地,不容易。”近日,家住杭州市文晖街道金都华庭小区的陈大伯收到了一份邻里中心设计方案征求意见书。设计方案中,居民多次反映的“一老一小”问题在上面有了回应,陈大伯对邻里中心的建设充满了期待。

  在“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当下,金都华庭小区作为杭州市较早一批商品房,配套用房紧缺、服务空间不足等一直是该小区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区专员周涛一直想解决的难题。

  今年10月,拱墅区下发了相关意见,赋予小区专员直接联络机关在职党员参与小区微治理的权限,同时还组织机关党员与小区结对,协调解决小区微治理中的难题堵点。

  政策机遇面前,如何向现有资源要空间?小区专员周涛将目光投向了小区7幢的拱墅区旧改指挥部。“当前拱墅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行动已迈入收官阶段,这间200平方米的旧改指挥部也闲置了下来。”周涛认为,小区再小,统筹好资源也能做大文章。不久前,周涛主动联系了拱墅区住建局住房保障和房产市场科,并说明了来意。经过积极协调,仅一周时间,拱墅区住建局就正式将闲置用房移交给小区使用,金都华庭就此突破了老幼服务用地局限,“老幼相伴”的美好愿景近在眼前。

  “邻里中心的主要功能区用作儿童活动中心和老年食堂,此外,我们还计划搭建党群议事厅、统战会客厅,不仅满足多元服务需求,也满足议事协商需求,充分把场地利用好。”周涛介绍,金都华庭小区党支部每年都会牵头征集需求,公选出十件年度“关键小事”,老年食堂和幼托中心一直是居民们呼声最高的项目。“等设计方案定下来,明年年初就能建成运营,终于可以向邻居们交卷了。”京都苑社区第7楼道支部书记吴军英说。

  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快速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也是拱墅区聚焦小区微治理的缩影。今年以来,拱墅区以小区专员常驻牵头为抓手,围绕居民百姓需求,补齐小区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就地解决小区问题。据悉,拱墅区《打造红色三方治理模式,夯实共同富裕社会基础》还入选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我们将把微治理的小切口融入共同富裕的大场景,继续办好‘治理末梢’的小事要事,共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拱墅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拱墅区文晖街道:
小区微治理
让“一老一小”幸福场景落地
2022-12-03 浙江日报2022-12-0300015 2 2022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