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邻礼通”蹚出柯城现代社区智治新路

  “叔叔,柯城区现已全域全时段禁止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您登录‘邻礼通’,就可以查看并签订‘双禁’承诺书。”12月1日晚,在柯城区荷花街道松园社区,社区网格员万雯耐心指导居民通过“邻礼通·三民工程”应用(下称“邻礼通”)在线签订“双禁”承诺书。

  11月初,松园社区在“邻礼通”上传承诺书,网格员通过电话、小区微信群转发链接等举措,通知居民查看、签订承诺书。如今,社区1300余名居民已通过“邻礼通”在线签订了“双禁”承诺书。

  这是“邻礼通”助力柯城现代社区精准智治的片段。2019年7月,信安街道聚焦基层智治和现代社区治理,开发了“邻礼通”特色应用。2021年9月,“邻礼通”在“浙里办”上线。目前,“邻礼通”已被列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并获评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如今,依托“邻礼通”,柯城打造民情信息“全量化”采集、重点人群“分类化”管理、社区治理“多元化”参与、便民服务“一站式”集成的线上线下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了“寓管理于服务中、寓监督于参与中”,蹚出一条党建统领现代社区智治新路径。

  “数据活”带动“底数清”

  “多亏了‘邻礼通’,我找到了满意的岗位。”信安街道书院社区居民郑雪妹今年3月离职后在家中待业。浙江省公共数据平台把失业信息推送至“邻礼通”,将其列入红色帮扶对象。该社区接到“邻礼通”推送的消息后,立即予以核实并帮她办理了失业金,还引导她参加民宿管家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培训,郑雪妹发现自己对茶艺很感兴趣。目前,她在一家茶艺馆上班,想等技艺成熟后自主创业。

  郑雪妹的获得感,得益于不断夯实的民情数据底盘。以往,社区通过纸质民情档案、电子民情档案记录居民信息,普遍存在更新不及时、数据不精准、内容不齐全、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常常出现流动人口底数不清等情况。

  为此,柯城打造“邻礼通”数字民情档案,动态归集人、房、户、车、场所五大类全量信息,涵盖居民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政治面貌和房屋的业主、居住人员、物业费缴纳情况等40余项信息,打通公安、卫健、人社等11个部门2200万余条数据,生成“一户一档”城市居民档案15.6万份。

  “通过数字民情档案,初步形成了‘人房户’精准匹配的城市沙盘,所有社区工作者都可以在自身权限范围内查询、调用、更新民情信息。”柯城区现代社区专班数字组副组长陈雪芬说。

  同时,数字民情档案还对残疾人、空巢老人、待业人员等14类重点人群进行“红黄绿”分类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针对空巢老人,子女不在同城、身体不好的标注为红色;有子女在同城,但身体欠佳的标注为黄色;虽然独居但身体状况好的标注为绿色。目前,全区已将1.35万名重点对象纳入分类管理,开展服务2.2万次。

  “民情网”联结“邻礼圈”

  10月8日晚,白云街道双岭社区观棠府小区的业委会选举唱票结束,选出了小区首届业委会。此次选举投票共收到有效票703张,其中697票来自“邻礼通”小程序线上投票。“‘邻礼通’线上投票发挥了99%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选票收集的效能。”双岭社区党支部书记董蓉感叹道。

  观棠府小区似一滴水,折射出“邻礼通”赋能社区智治的生动实践。

  白云街道2/3的小区为新建住宅,入住率低、空房率高、人户分离等现象较为突出,开展业委会选举、物业公司选聘等工作不是很方便。今年以来,白云街道在“邻礼通”开通线上投票功能,先后在幸福社区幸福家园、新湖社区翡翠湾小区、玉龙社区翡翠滨江小区等,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业委会选举、物业公司选聘工作。各社区在“邻礼通”上发布投票通知,尤其是对数字民情档案标注的未入住业主,逐一发短信提醒。80%的业主在3天内完成投票,选举时间缩短1/2,工作人员减少2/3。

  “邻礼通”畅沟通渠道,实现邻里间“平日里认得到、紧急时找得到、遇困难帮得到”,变“陌邻”为“睦邻”,有效推动居民自治。

  目前,全区58个小区实现业委会线上选举,339个小区实现议事会线上全覆盖,累计召开议事会议2185场次,今年来,“邻礼通”解决各类事件2.1万件,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小应用”撬动“大民生”

  10月底,新新街道三衢社区依托“邻礼通”,仅用20天就完成了花园前新村370户居民的卫生费缴纳工作。

  据悉,以往花园前新村的卫生费由居民自行来社区缴纳或社区干部上门收取,部分居民因工作等原因忘记及时缴费。2020年11月以来,在区委、街道党工委的推动下,花园前新村开启“邻礼通”线上缴费试点工作,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工作效率,参与缴纳的居民还能获得积分奖励,大大提升了居民主动参与的热情。

  “两年来,我们一直在‘邻礼通’上收缴花园前新村、蓝天茗苑等小区的物业费(卫生费),收缴完成时间一年比一年快。”三衢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海雁说。

  三衢社区线上缴费,只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邻礼通”梳理居民高频服务事项,形成社区服务“共性清单”,线上集成“医保通”“南孔助残”“报事报修”“物业缴费”等40余项服务应用和场景,线下打造城市“邻礼汇”、乡村生活馆,为群众精准提供优质服务。如斗潭未来社区“邻礼汇”集成共享食堂、养老中心、健身驿站等13项服务场景,有效服务7300名居民,百姓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就业、医疗、养老等优质服务。

  既有“共性清单”,更有“个性清单”。柯城在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较为聚集的社区建设“37驿站”,开通“随手拍”,外卖骑手等可通过问题爆料、不文明现象上传获取积分,用于兑换“37驿站”贴心服务。另外,针对重点就业帮扶群体,柯城通过“邻礼通”累计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9800余条次,开展就业培训151场次,帮助767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做实民情档案、做畅民情沟通、做优为民服务,离不开党建统领的有力支撑。柯城以社区大党委为龙头,构建起“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微网格(楼栋、楼道)”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全区339个小区、6300个楼道实现党组64个社区,1.3万名党员在所在社区“亮身份”,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建设等工作,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小小“邻礼通”,一点就灵通。下一步,柯城将大力推进“邻礼通”迭代升级,做优高频服务,做实数据质量,打造好用、管用、实用的用户端。同时,加快推广农村版“邻礼通”,聚焦村民需求、兴村治理和共同富裕需要,推动新时代“三民工程”在农村落地落实落细。

  (图片由柯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邻礼通”蹚出柯城现代社区智治新路 2022-12-03 浙江日报2022-12-0300005;浙江日报2022-12-0300007 2 2022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