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别让假视频寒了真爱心

  逯海涛

  “天已经漆黑,一个15岁的小女孩,脸上挂着稚嫩单纯的微笑,每天晚上却要靠捡瓶子卖钱交学费。”最近,某自媒体博主在多个平台同步发布了这样一个视频,配文“如果你有这么懂事的女儿,一定会很幸福吧”。视频中小女孩阿月(化名)的样子,让不少网友直呼“看了真心酸”。该视频仅在微信视频号上的点赞和收藏就超过了10万,转发6.2万。

  但是,事情很快就迎来反转。该视频被媒体曝光是诱导拍摄,女孩的姐姐告诉记者,“视频拍摄者给了妹妹100元钱和一些饮料,视频内容都是对方教的,现实里没有捡垃圾挣学费这回事”。

  花了100元钱,通过虚构编造等诱骗手段,就轻轻松松收割了大流量。尽管很低级,但是这种无良自媒体的流量套路却再次成功“变现”。视频再悲苦煽情,其实稍微转转脑子就能识破其中伎俩。今年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靠捡瓶子补贴家用的事情不能说目前绝对不存在,但是看到靠捡瓶子凑学费的事情,还是要多个心眼。

  小女孩的班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学生读书没有学费和学杂费,学校一日三餐也是免费的,该女生平时也住校,不可能放学后捡瓶子。而当地领导还专门走访了阿月家,人们发现他们家最近四五年新修了住房,还获得了4万元的政府补贴。这样的反转,堪称打脸。

  事实证明,这样的“防人之心”是必要的。不少自媒体账号为了吸引流量,各种怪招、险招、坏招层出不穷,有打各种“擦边球”的、有“一眼假”的、有移花接木的、有道听途说的,更有甚者,靠着编故事、说谎话骗流量、骗人气。在收割流量的背后,甚至有博主借机骗取捐款和打赏。这样的风气,不仅混淆视听、抹黑脱贫攻坚成果,更严重的是,让爱心人士对真正需要帮助的案例心生疑惑,毒化慈善土壤。哪怕有事后澄清,可伤害已经形成,而始作俑者早已裹挟着流量“功成身退”。

  这种自媒体的“创作”风气得刹一刹。网络平台给了我们更大的交流空间,但无论是博主还是粉丝,都必须遵守基本规则。如果只认流量,抛却底线,那么自媒体创作就会陷入把情节编造得越离谱越好、越穷越惨越光怪离奇越好的怪圈。“人人拍视频”的狂欢再闹猛,真实是须始终坚守的基本底线。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别让假视频寒了真爱心 2022-11-30 25124413 2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