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文化处州 幸福丽水

丽水: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

李 振

  打造“魅力畲寨”,是丽水市聚焦内生动力、发挥民族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推动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丽水市委统战部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牵头建成一批生态保护良好、畲族风情浓郁的“魅力畲寨”。目前,全市7个民族乡镇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民族村创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4个民族村创成A级以上景区村,省级以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高标准打造特色村寨。丽水强化规划引领,在全国率先编制《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与评价》地市级地方标准,加强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融入“畲族忠勇”“乡愁元素”“民族特色”等元素;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村寨的建设模式,结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因村施策,挖掘民族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一村一史”“一村一诗”“一村一画”;持续推进“特色畲寨培育行动”,抢救、修复、建设一批带有畲族特点的特色民居,形成一批畲族建筑群落;先后打造出莲都区利山“现代版魅力畲寨”、云和县石塘“湖畔高畲”、龙泉市罗墩“畲族山寨”、景宁县深垟“石头寨”等一批“魅力畲寨”。

  高规格培育示范带。丽水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打造民族风情示范带。丰富民族村寨特色活动,打造民俗体验、避暑度假、森林康养等类型的高品质、多元化、时尚型活动,遴选出一批民居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串联形成一批可看可游可体验的民族乡村精品线路。目前,全市已遴选出精品线路15条,一批可看的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已初步形成。创成景宁畲族自治县环敕木山“城乡融合 和美畲家”省级示范带,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省级乡村振兴试点,莲都区大港头镇利山民族村、龙泉市竹垟畲族乡金田民族村等5个省级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点,整合打造为长三角民族特色休闲示范区,实现美丽乡村与经济效益有机融合。

  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丽水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民族乡村特色产业,丽水山耕、景宁600、松阳香茶、云和雪梨,畲家山货卖出好价钱;首创全国民族乡村生态系统价值核算,遂昌县大田民族村、景宁县大均乡分别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地区生产总值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的试点民族村、乡,拓宽民族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积极搭建文旅融合平台,通过举办“竹柳新桥”三月三歌会、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等活动,构建民族乡村旅游发展重要载体,如龙泉市竹垟畲族乡以“文化+旅游”的形式实体化开发畲族传统婚嫁体验、民族研学等旅游产品;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做优做强产业平台,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创新“飞柜”经济,2021年10家“飞柜”实现销售额4362万元,销售民族村农特产品1200万元以上,带动2.4万余名农民增收。

护航“两个先行” 争当“三能”铁军“挺进师”

王 豪

  “新征程上,丽水市公安局坚持以新时代‘三能’铁军‘挺进师’的奋进姿态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法治丽水、平安丽水建设主力军作用,努力在服务保障革命老区探索共同富裕道路上走在前列、成为示范。”

  当前,丽水市公安局正以排头兵的姿态,以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在学习中汲取智慧、拿出实招,全面践行“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三能”要求,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实际成效。

  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近日,丽水市民李先生报警,称其店铺被盗。莲都公安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从发案到破案,将嫌疑人抓捕归案,莲都民警仅用了8小时。丽水市公安局坚持“高效打击就是公安绿色GDP”理念,加强线索研判、专题研讨,重点开展专案经营、集群打击,精准制导“打击目标”、精确输出“打击产品”,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违法犯罪,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做到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丽水市公安局坚持人才强警首位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聘任市级公安人才43名,全市共有500多名骨干入选警种及市、县级人才库,按照“平常时、关键时、危急时”三个度量衡,探索建立可量化的“三能”标准和积分评价体系,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真正实现“一件警服回归一个高效警力”。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主动变革能力,丽水市公安局全面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构建“1+9+1”警务运行体系,推动构建合成作战中心、侦查打击中心、执法办案中心“三位一体”建设模式。丽水市公安局在全市加快推进“一地建设、全市共享”项目建设,组建成立六江源大数据研发中心,打造一体化综合集成平台“浙警智治”丽水分平台,归集五大类2136亿条数据资源,“丽道安”“浙丽住宿2.0”应用等一批助力共同富裕的数字化场景在实战中发挥显著作用。

  此外,聚焦护航中心工作,丽水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云端”“惊雷”“猎狐”等专项行动,强化警企联动,围绕“双招双引”工程,开展“护企”系列专项行动,推广“一企一警”派驻项目警长制;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依托“除险保安”晾晒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警源治理警网协同工作机制。

“三绿一体”促发展 “五水共治”话共富

潘 毅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宋代词人秦观出游舒桥时,陶醉于溪流婉转、林木森森的优美生态,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近年来,青田县舒桥乡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探索出“三绿一体”治水机制体系,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获得国家卫生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乡镇等荣誉称号,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显著提升。

  一汪绿水,讲述一段生态经济新佳话。该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积极向生态经济转化,通过碧水映村、花园乡村、百合基地等项目,助力村集体消薄增收54.3万元。优质的水生态吸引了慕名而来“打卡”的周边游客,其中也不乏许多外国友人的身影,拓展了百合、玉米、西瓜、板栗等农副产品新销路,促进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条绿道,谱写一曲致富新乐章。该乡依托投资8000万元的绿道项目,将沿溪的7个村串点成线,发展沿溪民宿、骑行、溯溪、漂流等项目,在满足防汛防洪和村民休闲娱乐的基础上,增加可玩性、趣味性,进一步吸引客流,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式发展,做好做足“水经济”这篇文章,打造田园观光产业,发展傍水绿道经济,惠及村民10000余人,真正变休闲绿道为致富大道,打造革命老区乡村共富样板。

  一袭绿装,彰显一套机制体系新成果。为了破解河道管理和保护难的困局,该乡创新“五水共治”新机制,探索由退役军人、民兵连长担任河长助理,充实“河长制”,共有54名退役军人和民兵连长参与治水。同时,紧跟全省数字化改革浪潮,积极探索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制定巡河奖励新办法。在巡河“绿水币”的基础上,增设巡河积分,鼓励村民关注“丽水河湖长”公众号,通过线上巡河“打卡”获得巡河积分兑换日用品,如发现重大问题上报还可获得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村民巡河积极性,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以来,村民巡河解决重大河道问题5件,275名村民兑换到300余件奖品。通过河长主抓,退役军人及民兵连长协管,群众参与监督巡河这样一套“组合拳”,完善了“河长制”体系,解决了河道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保障。

  舒桥乡将进一步依托水晏河清、溪美岸绿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渠道,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贡献乡村智慧,汇聚基层能量,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山海协作助推乡村经济“蝶变”

徐子豪

  近年来,龙泉市准确把握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新使命、新要求,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与杭州萧山区、嘉兴秀洲区、宁波前湾新区建立帮扶关系,充分利用山海协作在主导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等的助推作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萧山区、秀洲区每年安排援建资金300多万元用于龙泉市19个乡镇(街道)援建项目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由“输血”变“造血”激发乡村振兴活力。2022年,龙泉市与萧山区、秀洲区、前湾新区新增山海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3个,示范点总数达7个,全年争取结对县(市、区)用于乡村振兴援建帮扶资金800余万元,重点突出产业合作共建项目,实施浙农农事服务中心、大白鹅养殖基地新建工程、小黄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乡村旅游休闲综合体等援建项目12个,以援建资金“活水”激活乡村资源,同向发力推动示范点连点成线、串线成面,从单点建设向连片打造迭代升级。

  将山海协作援建资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激励资金,实现有限资金的“利用最大化”。从“中心村”“精品村”着手,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精”的山海协作共建美丽村居,激发各乡镇(街道)自我赶超的意识,以点带面推动乡镇街道的建设。通过努力,上垟镇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4个、花园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个。萧山—龙泉山海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张畈村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立足进士文化旅游资源,萧山区给予援建资金960万元建成金榜题名广场、五贤馆、进士文化遗址公园等,推出进士瓷器、研学礼包、张畈麻花等文旅产品。

  深入挖掘地方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资源,用足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积极拓展“山海协作”新路径,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龙泉市住龙镇合理规划援建资金的使用,将帮扶资金投入于红色研学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由强村公司对外进行租赁,产生的租赁收益作为村集体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兰巨乡下沙桥村依托浙旅集团、宁波前湾新区联合打造“五福”核心文化品牌,计划把下沙桥建成龙泉市3A级景区村和集乡村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微度假于一体的龙泉市小微型精品旅游目的地。龙泉市八都镇松渠村、锦溪镇下锦村依托果蔬采摘乐园、农事体验中心等农业生产、加工、养殖项目,2022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可突破50万元。

  (本版图片由丽水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文化处州 幸福丽水 00017 丽水: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 2022-11-29 浙江日报2022-11-2900012;浙江日报2022-11-2900014;浙江日报2022-11-2900011;浙江日报2022-11-2900013;浙江日报2022-11-2900016 2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