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村社吹哨、队伍报到”

海宁市全面推进执法治理相融合

  小网格里装着群众千万事。网格作为深嵌村社一线的“最小单元”,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效能与温度。

  乘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东风,嘉兴海宁市深化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创新“村社吹哨、队伍报到”机制,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执法服务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不断拓展法治服务范围,实现诉求搜集在网格、问题解决在村社、群众满意在家门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海宁市网格员直接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起,通过“村社吹哨、队伍报到”机制累计上报综合行政执法队300余件,实现问题“七成就地化解、两成执法处置、一成会商破解”。

  改革赋能

  推动执法治理相融合

  为解决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海宁市全面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行镇街执法事项赋权,将改革向基层延伸。

  在全面调研群众需求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海宁市形成基层需求清单,并依据需求清单将基层治理中高频、多发事项作为赋权镇街的行政处罚事项。同时,根据不同镇街体量规模、经济发展等特点,按照“特色+基础”的差异化原则,为一般镇街赋权行政处罚事项234项,为外来人口量大、经济社会发达的长安镇、黄湾镇赋权405项。赋权后,属地可根据辖区管理需求,快速协调执法资源,增强普法服务和违法处罚,以法治力量有效支撑基层治理,提高了灵活性和精准性。

  改革以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实解决基层治理环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窘境,是真正实现基层“权接得住、事管得好、人留得下”的关键所在。对此,海宁市出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村社吹哨、队伍报到”工作方案》,梳理形成6大方面16个服务内容的“一站式清单”,并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通了“村社—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市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三级机制,实现70%的问题在村社一级源头解决,20%的矛盾通过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法处置,10%的难题由市镇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协商调处。

  “吹哨报到”

  激活基层神经最末梢

  海宁黄湾镇盛产水果,一年四季均有大量水果上市。在黄湾镇尖山村08省道及黄山村菩提寺路,常有流动摊贩和自产自销农户在公路两边设摊,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周边村民通行。

  9月,正值黄湾蜜橘上市的时节,往年在路上的水果摊却悄然消失了。原来,村里“哨声”一响,综合行政执法队迅速集结综合执法、交通运输等执法人员来到公路现场“报到”。执法队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自产自销农户发放《路边摊管理整治告知书》。借助这个机制,综合行政执法队梳理汇总了网格员、村社、农户、群众等意见,向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上报,协调相关资源增设专门的季节性水果设摊区,将农户引导至设摊区内集中经营、规范管理,有效缓解了设摊管理压力。

  得益于“村社吹哨、队伍报到”机制,70%矛盾能就地化解。海宁市按照一支网格员队伍、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和X个治理主体的“1+1+X”思路,建实基层治理微网格。加强网格员法制培训,为违法劝阻、说理进行指导,建立常态化督查评价机制,协助网格员激发潜能,改进方法,杜绝“随意吹哨”“乱吹哨”现象。同时调动村社工作人员、热心居民等主体,补充问题发现处置力量。全市镇街已整合234个网格,超600名网格员,实施指导培训12次,指导就地解决问题1000余条。

  对于无法就地化解的矛盾,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快速响应网格员上报问题,依照赋权事项实施综合执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增强普法教育和执法警示。今年以来,全市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响应网格上报开展执法300余次,聚焦群众关注热点领域组织“综合查一次”执法62次,随机抽查或重点督查70起。

  为民执法

  打造执法服务新格局

  海宁长安镇(高新区)与杭州钱塘新区、余杭区地缘相邻,镇区内有城市广场、城铁站点,面临人口多、车位少,停车难、停车乱等难题。

  今年来,根据网格员反馈的群众意见,长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调研镇区、高新区、重点区域在停车方面的需求,经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会商研究,指导实施整体规划建设和市场化管理,首批将在镇区范围新建2000余个车位,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

  针对基层治理中重大、复杂事项,海宁市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每月牵头一级会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协调专业部门二级会商、市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三级会商调处等多跨会商机制,有力破解治理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过程中,长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发现部分企业的厂房未办理规划许可证。经现场调查了解,不少厂房符合规划补办的要求,却因负责人不了解相关政策而未办理。执法队排摸了辖区内企业“可办未办”情况,会同自然资源与规划、经发办、项推办、住建等部门共同检查,全流程指导协助企业进行规划设计与消防改造。目前已有3家企业顺利办理了规划许可证。

  优化事前服务、增强事中指导、事后依法协助,为最大限度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能,海宁市主动靠前服务,执法与服务双管齐下,把执法为民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打造基层执法服务新格局。

  接下来,海宁市将继续完善“村社吹哨、队伍报到”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内在幸福感。

  (图片由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村社吹哨、队伍报到” 2022-11-28 浙江日报2022-11-2800017;浙江日报2022-11-2800019 2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