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提升产业竞争力 打响“醉三都”品牌

建德三都:培养“新农人” 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

  又至一年柑橘上市季。杭州市建德新安江畔,三都人已种植柑橘五十余载,一颗颗橘树,养育了代代三都人。

  第十届建德三都柑橘文化节即将到来。新农人新思路,新品种新机遇,新技术新气象,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方向,以打响“醉三都”区域品牌为目标,以建设农业特色性美丽城镇为导向,柑橘产业也在与时俱进。

  乡贤助力

  精品柑橘全域推广

  近日,三都镇睦州旺橘农场的优质红美人上市,农场内采购客商、游客络绎不绝。

  想要找到农场主新乡贤汪建国很难,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扎在种满柑橘新品种的试验棚里。“试种的新品种马上要熟了,现在是关键期。”在睦州旺橘农场的柑橘试验棚内,汪建国拿着新培育的几款柑橘,满是欢喜和期待。

  “其他地方可能没有这么好的山水资源,但是在柑橘种植设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相较而言,三都镇的柑橘产业落后不少。”说起在建德三都试种柑橘新品种的原因,汪建国解释说,多年来,他为全国不少地区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农资供应,建德三都镇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宜人的富春江库区小气候、高肥力的土壤、充沛的灌溉水源,非常适宜优质柑橘的栽培。“虽然三都种植橘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一直以来这里的柑橘品种很少,种植技术也很传统。”汪建国回忆,为了把先进的种植生产理念和技术带到建德,2018年,汪建国从四川等地购买成熟的橘子树在三都试种。

  具备新技术、新理念的汪建国,给三都镇柑橘产业带来了什么?

  “我最初的想法是让三都的橘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橘子。”汪建国介绍,从2018年开始,他的橘园均采用设施农业,大棚内智能肥水灌溉系统、人工造雾系统、控温设施一应俱全。

  经过多年努力,今年4月,通过树上晚熟栽培、延时测土栽培、数字温湿智控等农科新技术,在睦州旺橘农场,金灿灿的柑橘尚未采摘完毕,皎白的橘花已悄然绽放,形成“花果同树”的美丽奇特景观。

  据悉,“花果同树”大大延长了柑橘的挂果和市场销售时间,保障了柑橘市场在四五月份仍有新鲜柑橘供应。错峰销售的柑橘更有市场竞争力,价格可以达到每斤15元,是普通柑橘价格的3倍多。

  绿浪掩映金色橘果,微风轻送扑鼻花香,金色的橘、白色的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采摘,“现在人们提起睦州旺橘的柑橘,都知道是‘花果同树’。”三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睦州旺橘科学种植的成功给三都镇的橘农打开了种植柑橘的新思路,睦州旺橘农场也被建德市授予首批“同心共富”实践基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橘农开始投资大棚设施栽培,尝试种植效益更高的柑橘新品种。作为建德市乡贤代表,汪建国也很乐意将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教授给周边的橘农,让更多橘农尝到现代化技术的甜头。

  “汪建国只是助推三都镇橘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农人代表之一,过去五年,通过他们的不断试错和科学的种植管理,现在三都的橘子种类达到17种,其中不乏红美人、沃柑等优质柑橘品种。”建德市三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三都镇大力支持具备新技术、新思维的农创客来到三都创业。同时,根据三都镇整乡镇推进柑橘、西红花、香榧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三都镇建设了松口村、圣江村、凤凰三处农创客基地,从沿江向山区内陆发展,形成农创客基地全乡镇覆盖。

  科技赋能

  多元合力打响品牌

  这个柑橘季,三都镇人气旺的地方不仅有汪建国的精品柑橘园,还有三都镇入镇口的柑橘分拣中心。

  “它能针对柑橘的尺寸大小、甜度和表面是否虫害进行分级分类。”三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开公司”)职业经理人王晓东介绍,农户收获的柑橘成品,分拣中心会免费为其提供分拣服务,符合分拣要求后,农开公司会给每个柑橘贴上“醉三都”区域品牌标识。

  如果说,“让三都四季都有柑橘”是汪建国的创业动力,那么“让三都柑橘继续种下去”则是王晓东的愿景。“我们不仅关注种植大户的发展,更希望散户和我们一起打响‘醉三都’品牌。”王晓东说,入职农开公司6个月,他走访了大量的柑橘种植户,发现目前三都镇从事柑橘种植的农户大多已经超过60岁,“但是他们的子女基本在外地工作,也许5—10年后,不少三都的柑橘散户都会放弃种植柑橘。”王晓东认为,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回乡种植柑橘的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配套少、掌握种植技术难、种植柑橘回报率不高等。

  “只要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来,柑橘就一定能继续种下去。”王晓东说,今年以来,为了找到破题之策,农开公司首先从提升柑橘的品质、提高柑橘的价值入手,除了购买分拣设备,今年6月,农开公司还成立了柑橘研究所,邀请业界知名柑橘种植专家为三都镇的柑橘品质选育和研发把脉。“我们还在柑橘研究所引入数字化驾驶舱,数字化设备可以对橘园进行通风施肥浇水,同时会记录每年的气温湿度及光照的数据。”王晓东说,通过线上线下的种植数据记录和分析,未来三都镇将制定一套符合三都地理气候条件的科学种植方案,“这样的话,以后哪怕是一个农业‘小白’,我们农开公司也能依托科学数据去帮助他们种出品质较好的柑橘。”王晓东兴奋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开公司的近3年计划中,柑橘将成为三都镇撬动农文旅融合的支点,“目前,我们除了对接中青旅、浙旅投等企业发展采摘游,还链接了本地民宿、食品加工企业等资源,开发了集住宿、餐饮、采摘等为一体的旅游套票。”王晓东说,据农开公司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农开公司已经帮助橘农销售、采摘80余万斤柑橘,为农户增收160万元左右的收益。

  “从三都全域产业提升角度来看,多年坚持举办三都柑橘文化节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农文旅融合,从而打响了‘醉三都’品牌。”三都镇党委书记方睿说,未来,三都镇将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紧抓撬动点、关键点,加强柑橘全产业链布局,用1—3年时间促进柑橘产业全域品质提升。

  (图片由建德市三都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建德三都:培养“新农人” 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 2022-11-26 浙江日报2022-11-2600005;浙江日报2022-11-2600007 2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