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文字“纪录片”出版—
《德寿宫八百年》,宋韵匠心犹存
本报记者 严粒粒
杭州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文字“纪录片”出版—
《德寿宫八百年》,宋韵匠心犹存
本报记者 严粒粒
编者按: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实现“两个先行”的重要精神资源。为了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传承下去,近日启幕的2022宋韵文化节以丰富多样的人文活动,带领今人穿越时空,走近宋韵今辉。
今天,我们推出宋韵阅读专版。让我们通过记录南宋德寿宫遗址文保工程的新书《德寿宫八百年》以及在图书馆“闺中深藏”的宋刻古籍的两种视角出发,纸上细说宋韵风华。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的记忆。
作为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通过遗址展陈、建筑复原和数字展示,向人们展现最为地道的宋韵文化,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南宋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地。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自11月22日面向社会开放,便一票难约。然而,幕后的故事往往比台前的更丰富精彩。
近日,文史散文《德寿宫八百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如果说,今天的德寿宫是个光彩夺目的舞台,这本书就像一部文字纪录片,带我们绕到幕后,看它的前世今生、它的奇闻轶事、它的艺术造诣,以及它是如何被历史之河掩埋,又如何重现光彩。
诚如作者周华诚所说,他想讲述的绝非只是某一段历史或某一项工程,还有一种精神,以及“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可以“传世”的理由。
南宋历史的新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寿宫八百年》是一份惊喜。
在接过邀约的时候,周华诚本人,甚至牵头的杭州市相关部门都没有想过,要写出一本近20万字的书。
那是2021年初,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一期项目刚刚开始。电话沟通的时候,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卓军只说想邀请他写一份讲述德寿宫前世今生的纪录片脚本,在遗址博物馆开放后循环播放。片子长度只是十几分钟,换算成文字,五六千字足矣。
“但是,你知道,已知的越多,无知的边界就越宽。”着手写作后,周华诚开启阅读准备工作。书与书、字与字像长了手,在他的脑子里,把一张南宋的知识网越织越大。他意识到,几千字实在无法兜住那些漏网的精华。
“我想,有的人对杭州是有误解的。游客们来,只想到西湖。那是杭州轻盈柔美的一面。此外,这个城市的气质应该还有厚重的历史感。可惜,今天的杭州地面上,已经看不见南宋宫殿的一点残迹了。”出自文字工作者的使命感,也出于一个老百姓的好奇心,周华诚自告奋勇:除了脚本,不如再写本书吧。
之前,德寿宫在周华诚印象中,只有一幅模糊的轮廓,一个出行路上必经的掠影——
一座德寿宫,是临安都城内城仅次于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的重要宫苑遗址,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之一;从十多年前起,这里就是一片考古工地,不时能发现瓷器、水渠等文物遗迹;因为考古价值,德寿宫曾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而德寿宫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应当远远超越“宫苑遗址”“考古发现”几个标签。它是“绍兴中兴”的产物,集中折射了整个南宋的政治氛围、经济水平和部分文化精髓。
对于南宋,很多人有着深深的误解和偏见,认为它实在是“积贫积弱”。周华诚在进入创作之后,一直带着思考去寻找答案——
为什么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了,南宋又能再“活”一百多年;是什么支撑这一个“苟延残喘”的朝代,走向封建社会文学、科技、经济、商业发展的新高峰;南宋皇城究竟对今天的杭州城市文化气质留下了怎样的余韵……
这些深入的话题,史学专家们热衷,却少有百姓去追问究竟,周华诚也没有机会去做过多的探求。把《德寿宫八百年》当做一次自我提升的难得契机,他拜访专家,阅读书籍,扩充知识的盲区。
“宋高宗定都临安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许是因为在他内心,除了经济繁荣、风景优美等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是有退路——如果金兵入侵,这里可以由钱塘江出海。”
“我们现在看复建的德寿宫可能会奇怪它的朴实无华,甚至没有一片琉璃瓦。实际上,它和宋高宗反对兴建土木,认为这种做法‘恐有害吾民’的思想贯通。”
“如果没有中原人南迁入住杭州,杭州可能不会有片儿川这种面食。还有卖‘宋嫂鱼羹’的宋嫂,也是随驾从北方南迁的百姓。”
……
周华诚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有关南宋的新知与旧事。它们都被揉碎了、化开了,写进书里。
有关修建德寿宫的原因,宋朝皇家在这里生活的状况与奇闻轶事,南宋的园林建筑艺术、瓷画、茶酒文化水平,以及沉睡了八百年之久的德寿宫遗址如何被考古工作人员揭开面纱……创作《德寿宫八百年》的过程,正是他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深入了解南宋的历程。
由小见大的视角
文学创作并不是一项自娱自乐。创作和出版《德寿宫八百年》的目的,是传承宋韵文化的精髓。
南宋史专家何忠礼欣然为书作序,称这是一部“既反映德寿宫真实历史,又充满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和历史知识的好书”;考古学家郑嘉励也热忱推荐,他认为《德寿宫八百年》“为讲好南宋临安城考古故事创造了一个优秀的文本和全新样本”。
这是一种极高的肯定。
在抵达“高度”之前,周华诚动尽脑筋。“写《德寿宫八百年》这本书是相当困难的事,我需要在表面极其纷繁、时空体量巨大的题材里,找到几扇小门,以便准确地通往想去的目的地。”
的确,如果要划分一下写作门类,《德寿宫八百年》绝对不是他一开始就擅长的那一种。对于一个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来说,周华诚写过故乡风景,写过各地小吃,写过匠人和匠心,但是要写一部结合考古、历史,甚至还囊括有建筑工程内容的深入浅出的作品,难度太大了。
“你知道TAD吗?它的全称是‘渠式切割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施工法’,是一种遗址保护工程施工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像切豆腐一样,把大地切出十几米的沟渠,然后把预制板放下去,形成一面地下连续墙。打个比喻,差不多就是在遗址四面围出一个水泥桶,让遗址内水透不进。像这种专业术语实在太多了,我费了好大劲才想明白。”周华诚连比带划和我做着说明,和他书里写的一样简单清晰。
作家需要心里装着读者,具有对知识进行重组或转化的能力。为此,除了请教专家,他必须拓展阅读量,先让自己成为“专家”——
周华诚给我看他的书架。宋文化相关书籍一摞摞,涵盖《风雅颂》《在田野看见宋朝》这类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乃至绝版的《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这类学术专著和翻印的《思陵录》这类古籍。还有数百篇电子文献存在电脑里,那是一篇篇到处下载的相关论文。
“没有人给我列出一份明确的书单。经常是读了一本书,发现某块不懂的领域,再按照书里标注的参考文献找下去。循环往复。”周华诚算了一算,光明确列进《德寿宫八百年》的参考文献书目数量就达五六十本。在阅读时候,你会发现它们频频出现在脚注里,这为信息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他必须身临其境,才能把知识和现实一一对应。考古现场、博物馆里,还有无数专家的办公室和家里……都留有他的脚印。
另一方面,他还需要从大历史中找到小切口。
“毕竟,普通读者选择读历史相关作品,不是为了学习考证的技术。他们没有观察庖丁解牛的耐心,而是希望能够小中见大,在汲取知识的同时看到些清晰的历史大规律。”周华诚明白,若要写好《德寿宫八百年》,还需要找到一条讲故事的方式和路径。
何处入手?他采用了“剥洋葱”式的写作手法——
他的笔锋回转古今,辗转宫内宫外,从南宋那段遥远的历史讲起,再递进到八百年后的考古发掘现场;由德寿宫屋顶上小小的鸱吻(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兽形构件)的复原讲起,再行进至整个建筑的复原工程;由德寿宫园林的一块石头讲起,再扩展到宋人的风雅日常……历史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铺陈开,像一本连环画,或是一部单元剧一样娓娓道来,循序渐进地为读者提供新的视野、新的信息。
匠心精神的挖掘
如若翻阅《德寿宫八百年》,你会发现,除却古人,还有许多今人穿插其间。
人是书中的一条伏脉,连接古今。“我希望人们在关注德寿宫的时候,感兴趣的不只是红墙、文物、建筑,还有一群人和他们的心意。”穿越历史,周华诚要讲述的,是八百年前后两个时代的人的匠心。
宋代建筑被人们誉为“古代建筑美学之首”,德寿宫是“美学高峰”的缩影。此前在隔三岔五就会召开的项目工作专班联席会议上,周华诚听到最多的目标是“修新如旧”,听到最多的字是“难”——
比如,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瑛说:杭州地下水位高、气候潮湿多雨,对遗址保存很不利,不止水,遗址一旦露出就会陷入大水坑,并接触空气,何谈保护。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的朱永说:为了保护遗址,施工现场是不准搭建脚手架的,因为哪怕一个榔头掉下来,说不定就会砸坏皇帝家的地砖。
……
面对现实之难,他听到最多的应对措施是“去克服”——
德寿宫遗址开创性地利用止水帷幕的办法,配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及时补救漏水点,在地下浇筑密实的防渗墙,为我国潮湿地区遗址保护提供新的借鉴。
人们还开创性地研究出一套办法,在巨大的遗址面上,利用钢管穿挂,搭出一个巨大的虚拟地面作为施工平面。这项方案的方法论最终形成了论文,成为一种新时代《营造法式》。
……
与此同时,一位有着30多年木结构建筑施工经验的老师傅王根华的言行,深深打动着周华诚。
由于全国留下的宋代建筑很少,宋代宫殿也没有先例可循。他就一遍遍跑博物馆看出土构件找感觉,一次次打样又修改,只为斗拱、柱础、瓦当等细部不差计划中的一分一毫。聊天时,周华诚惊讶王根华随口就能报出很多数字,比如一个鸱吻高1810毫米、宽340毫米。他说,对德寿宫这样的项目,工作就是要这样精确到毫米。
“我问他,人站在地上,谁会注意到房顶上那么小的细节呢?他说,如果这是民间仿宋建筑,马马虎虎就行,可这是德寿宫。”周华诚在王根华身上看见了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
事在人为。考古人、工程人、文化研究工作者、工匠……他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硬邦邦的建筑添了鲜活的“人性”。
周华诚想让读者知道,正因有这些“今人”的努力,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才得以创造很多奇迹,成为全省首次大面积展示南宋时期地下露明遗址,首次大规模数字化复原展示遗址,首次大面积开展南方地区潮湿土遗址保护,首次原汁原味复原南宋宫廷建筑,首次全面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及社会风貌。
“每一个不同岗位、工种,每一个专业领域、专业技术,对我来说都需要学习。而当我弄明白这些事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基本事实:每个人手上的事情都那么艰巨;即便如此,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干得那么好。”因为《德寿宫八百年》,周华诚无比庆幸,能有机会参与到德寿宫遗址保护和展示这样的项目中来,能有机会深入探访到当下一些人和事,从而看到跨越时代的匠人匠心,看到一代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那是不断发展和延续的中国故事所拥有的精神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