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旅浙江

“燃”动常山,蹚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不久前,一场燃动山谷的“2022常山UU音乐节”在衢州市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大草坪落下帷幕,让“两浙首站,八省通衢”的常山又一次惊艳众人。

  自2021年发布“一切为了U”(ALL FOR U)城市品牌以来,常山县迈上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锚定打造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系统谋划,集成推进,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融合,全面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带来文旅新体验,妙笔勾勒出新时代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U广度:

重构生态,打开多产业融合视角

  紧紧围绕“两柚一茶”特色农产品,常山县按照“鲜果精量、加工赋能、三产融合”的工作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引擎,全力打造现代化乡村休闲综合体,重构文农旅产业生态,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从常山县的“胡柚版图”里,可窥一斑。10月的柚香谷小白石基地,只见葱茏枝叶簇拥着一颗颗饱满的香柚,缀满枝头,空气中氤氲着清新怡人的芬芳。基地果园附近,还建有古色古香的八角凉亭、游客接待中心,其中一侧还铺设了一段200多米的铁轨。

  据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伟介绍,这是由白石镇小白石村投资488万元开设的“火车餐厅”。与此同时,在该基地的一处山坳里,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草萍古驿”民宿正在火热建设中:修建道路、砌筑水塘、营造景观节点……这里俨然打造出了一个香柚主题的现代田园综合体。据了解,2022年5月,柚香谷已经成功通过省发改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验收。“柚香谷”品牌下产品1—10月销售额达3.5亿元,带动常山传统胡柚产业深加工产值同比增长10.39%。

  不仅如此,白石镇还拉开了一条农文旅游玩新路线,将柚香谷景区、不老泉养生度假区、浙赣共享餐厅等点位、业态串联起来,打造集“吃喝玩乐游养学”于一体的旅游新体验。

  这是常山县文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近年来,常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田园综合体”“艺术乡建”等模式,在融合赋能中实现了全要素、全产业链的集成发展,进一步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拓开新思路、新空间,催生出了新业态。其中,长风竹海、徐村紫薇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实力出圈;腾云“日不落”、泓影音乐谷等网红露营应运而生;芳村未来社区引入古法榨油技艺等场景业态,打造油茶特色风情,成为具有浓厚乡土味、烟火气的农旅新名片。

  正如常山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旅游业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产业,常山又是一个集聚优质农业资源和山水人文资源的好地方,我们要充分挖掘‘旅游+’‘+旅游’的叠加效应,在多产业融合发展中塑造文旅新生态、新未来。”

U角度:

品牌赋能,IP运营全产业链发力

  新时代的旅游追求的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从流量经济转向IP经济,从美丽风景转向美好生活。乡村旅游发展要力争实现由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常山不断发挥地方品牌优势,以IP品牌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大力发展深度体验型乡村旅游业,有效拓展盈利空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和小伙伴慕名而来,本来只是冲着喜欢的歌手过来的,结果一到这里,绵延的山下一大片绿草地,就被吸引住了,不仅音乐现场‘炸’,自然风光也好,地方小吃也好吃,来了都不想回去了。”从杭州赶来参加“2022常山UU音乐节”的95后婉函说,她已经相中了一家民宿,准备下次过来打卡露营。

  这已经是徐村举办的第二届常山UU音乐节了,选址绣溪之畔的徐村也是别有深意。“徐村是常山‘乡村休闲旅游长廊’第一站,音乐节的举办让深藏大山的村落‘惊艳登场’,为乡村旅游实现了有效导流,让人们看到了徐村、看到了常山,人来了,一切都好办了。”常山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聚焦“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常山还相继举办了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赛事活动,开展常山人游常山、衢州人游常山等“U游常山”系列活动,一次次邀请人们走进常山、感受常山。

  随着UU音乐节、乡村品牌赛事、“爆款”农产品的“出炉”,常山文旅产业也找到了流量密码,挖掘地方特色,融合周边资源,强化市场运营,打造一批有故事、有看点、有亮点的文旅消费场景。

  比如,常山还创造性提出“宋诗之河”文化品牌,紧扣“宋诗之河文化带建设”,将宋韵文化贯穿到景区(点)打造和文创商品、文艺精品创作当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再有常山“十大碗”,精准定位,打造鲜辣菜系,推出“鲜辣常山”品牌,以“旅游+美食”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也正是品牌运营的多重赋能,为常山这片乡野大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与“留量”,打开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U温度:

组团出圈,创新村企社共富模式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其落脚点始终是群众的获得感。为此,常山坚持把文旅高质量发展嵌入到助力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背景中,通过创新共建共享模式,打造出一个个共富小场景,让文旅发展有力度、有温度,直抵人心。

  如何激活古村旅游资源,带动村民致富?金源村有一套自己的解法。

  2020年6月,乡贤周建明创建衢州市腾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入驻金源村,通过“两山合作社”集中收储闲置低效资产,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整村打造“腾云·现代旅游根据地”,同时还有多家旅行社实施客源兜底。而在这一模式下,村集体和村民可以选择出租获取租金或合作经营分红两种方式,共享发展红利。摇身一变“民宿股东”的村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进一步增加收入。

  目前,周建明团队已完成一期23幢古民居、200个床位的租赁。自开业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50万元,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每年可为本村村民创利近500万元。

  除“腾云·现代旅游根据地”外,“乡贤+两山合作社”还催生出“黄塘模式”及“村上酒舍”民宿群等一批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据统计,目前常山共有民宿经营户150多家,省级等级民宿12家,“常山漫居”精品民宿30家。

  再如同弓乡,采用“村企共建、全域整治”的建设模式,与常山绿色大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莲心湾创意农业产业园,开发农场乐园、露营基地等特色文旅产品,累计吸引游客5万人次,带动村集体每年至少增收30万元。

  共同富裕,破题在乡村。以打造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庄为目标,常山按照“全域景区化、业态多元化”理念,立足旅游富民惠民,挖掘山水文化资源、盘活闲置资源,做强“一村一品”“一景一特”,打造规模效应,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的含金量。如今,废弃矿山摇身一变成了“小瑞士”矿山公园,“空壳村”郭塘改头换面成为“U见月季”网红村,“父亲的水稻田”通过文化赋能变农产品为艺术品……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逐渐变为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文旅饭”、端上“金饭碗”,实现了从“风景路”到“共富路”的转变。

  (本版图片由常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浙江日报 文旅浙江 00013 “燃”动常山,蹚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2-11-24 浙江日报2022-11-2400008;浙江日报2022-11-2400018;浙江日报2022-11-2400012;浙江日报2022-11-2400022;浙江日报2022-11-2400029 2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