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画看宋韵,记者对话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
宋画之美,美在深沉的韵致
本报杭州11月20日讯 (记者 李娇俨)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的得意绚烂,而是一种凝练、含蓄、自省的文艺态度。它凝聚着同时代的世情风物、审美哲思,以极强的穿透力辐射千年,值得我们不断探求。
11月20日,2022宋韵文化节首个主体活动——“宋画之韵”研讨会在杭州新侨饭店举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以学术视野解读宋画的审美风格和艺术价值,探究以宋画为代表的中华绘画艺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既有理论价值,又具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宋韵?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看来,宋代百姓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关心社会与时政。这也促使宋人努力发展经济,创造新的生活。
比如当时产生了先进的纸币,市民突破性地拥有了夜生活,还出现了一日三餐、炒菜等我们熟悉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我们会对宋朝有某种亲近感?部分原因在于,现代人的许多生活方式和理念都来源于宋朝,甚至从此定格。
“但是如果宋韵只谈宋代在休闲娱乐上的成就,是非常肤浅的。”余辉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社会时政的关心,让宋人产生了深厚浓烈的家国情怀。当宋王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时,从文人官员到黎民百姓,都对国家充满了责任感。《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非范仲淹一人之想法,而是天下人之想法。
因此,当宋代出现岳飞、文天祥等被青史铭记的爱国志士时,也就不足为奇了。“宋画之韵”研讨会上,余辉将视角重点聚焦在“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身上。他认为,李唐正是宋代爱国画家中的代表。
处于战争年代的李唐,生活是不幸的。北宋末期,金兵攻陷汴京,供奉于宋徽宗画院的李唐一路颠沛流离,逃往临安,卖画度日。据考证,他曾被金军俘虏,后在燕山被释放。李唐的绘画题材从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仿佛将自己的悲惨经历内化为更深沉的力量——《胡笳十八拍图》《晋文公复国图》《伯夷叔齐采薇图》等爱国题材的历史画作在他笔下不断涌现。
余辉将《伯夷叔齐采薇图》放大,一个不常被人注意的细节映入眼帘——枝干上的树叶已被太阳烤焦,这是日光最毒辣的正午时的场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伯夷和叔齐采摘野菜,互相鼓励。不食周粟、刚直不阿的爱国气节,令人敬佩。由此,李唐开创了南宋“水墨苍劲”一派。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当我们将视野再扩大,便会发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文本丰富,蕴含着文明历史演进的轨迹,更在哲学思辨的境界里升华凝练。而宋代绘画极为丰富地包含了中国绘画的诸多特质:格物致理、内外合一的旨归,对物象和笔墨的统一把握,以及对丹青之外理趣的超越追求等。
余辉感激浙江大学出版社积十几年之功、精心出版包含《宋画全集》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它作为中国艺术史上唯一一部集世界范围之大成的绘画全集,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对于宋代及历代绘画、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图像文献。
《宋画全集》已经出版,如何让这套书籍发挥更大的作用?余辉建议应当为出版工作提供后续的学术支撑和普及性解读,让更多的受众学会“读”画,真正“读懂”古代绘画。这意味着要用科学合理的解读方法,例如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些基本规律,帮助读者破解古画中的密码,掌握其中深刻的内涵,从而于传统文化瑰宝中获得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