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
朱卫江 编辑 章忻
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战略性举措推进变革性实践、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路径等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思路,充分彰显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图景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形态。具体从7个方面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和发展的,用实践证明了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标准,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形成和拓展最根本的历史逻辑和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的制度规定、制度保障和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这些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根本属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以彻底的自我革命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持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坚定不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类物质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引领我国实现了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以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既要抓住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又要迎接一系列新挑战,特别是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办好自己的事,着力消除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自主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成果享有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民主实现形式新样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蕴含着“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模式更多注重物的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忽视人的地位与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进一步拓宽人的成长通道,完善人人都可成才体制机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同时以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人类社会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大跃升,我们党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上的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在目标、内涵、价值取向、路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互促共进的新文明。西方社会形态决定了其现代化发展中难以解决缩小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着力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努力在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活力与秩序等多重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在不断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进一步把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努力建设富裕、均衡、文明、幸福的美好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内在要求,更加注重统筹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天下情怀,超越零和博弈游戏规则,超越文明冲突论思维,是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的人间正道,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在新征程上要勇当先行探路者,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率先在省域落实落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八八战略”,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浙江发展“深层的矛盾”“成长的烦恼”,打造浙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制胜新优势,在省域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引领浙江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迁。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深化落实“八八战略”,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实践体系,深入研究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体系、目标、路径、模式等基本问题,迭代升级“两个先行”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个体系”,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以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以“两个先行”的实干实效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篇章。
【作者为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