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在中科院医学所,触摸建设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强劲脉动

一张“白纸”可绘出无限可能

  不少人路过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医学所”)时,常常不解:一家“国字号”的科研院所,为何选址刚刚起步的位于杭州市钱塘区的杭州医药港小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医学所所长谭蔚泓对此十分淡定:“这座年轻的小镇,给同样年轻的中科院医学所和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无限可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使命激发着中科院医学所——占地120余亩的一期空间里,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雄心脉动。

  走进落户浙江刚满3年半的中科院医学所,勃勃生机扑面而来——由60余名国家杰青、优青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组成的科研核心骨干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7岁;开放明亮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全球最前沿的仪器设备;已获批的4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激发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浙江正在聚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中科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研究所在这里诞生,是有一片广阔空间的。他们有责任更有动力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动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贡献。”谭蔚泓带记者来到他最为熟悉的1号科研楼。每天,包括智能分子诊断中心、核酸适体筛选中心、创新药物与精准诊疗中心、生命组学中心等在内的10多个实验室在这里高速运转。

  推开智能分子诊断中心的一扇磨砂玻璃门,国家优青获得者李娟研究员正与团队成员进行一场动画模拟演示。电脑屏幕上,一股深蓝色的液体在人体影像模型内高效“穿行”,并时不时在几个特殊的“位点”稍作停留、标记;短短几秒钟,若干特殊的“位点”就被点亮了。

  “这个点亮的过程,全世界都在寻找。”李娟说,眼下智能分子诊断中心正在忙碌的“核酸适体点亮肿瘤”课题,就是利用核酸适体的靶向识别特性寻找肿瘤病灶。一旦点亮的过程应用于临床,肿瘤被发现和诊断的时间将大为提前。

  聚焦全球前沿,不久前,医学所还做成了一件颇为勇敢的事。去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后,在国内起步不久的mRNA疫苗研发进入谭蔚泓的视线。他从北京回到杭州后,迅速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攻关队伍。未满30岁的谢斯滔,因为有着交叉学科的优势,成为这支队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们‘从零开始’,用了95天就取得了国内领先成果,获批4项国家授权专利,目前正在与艾美疫苗公司、浙江省疾控中心等进行临床前测试。”谢斯滔说。

  正是这种勇气,促成了医学所以核酸分子医学、智能分子诊断与靶向药物、恶性肿瘤分子诊疗临床转化研究为主攻方向,并先后在国产ECMO的研发、核酸适体药物、细胞治疗装备等多个领域率先破题。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在杭州医药港小镇这片创新热土上,医学所搭建了一座浙江与前沿生命健康领域的桥梁。谭蔚泓带记者来到医学所一块展板前,一组数据令他颇为自豪:75%临床应用研发、25%基础医学研究。他希望医学所倡导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理念,所有的前沿研究都要接地气。

  在一间会议室里,一场分子诊断专场研讨会正在进行,医学所的骨干科研人员,与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检验科的临床一线人员,围绕一项最新的诊断技术展开讨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负责人苏丹说:“我们关心这项技术是否适用于临床、适不适合推广,与‘高精尖’研究面对面之后,临床医生也能‘少走弯路’。”

  目前,中科院医学所依托浙江省肿瘤医院,与王晓稼、朱笕青等临床专家,在胃癌靶向药物研发、卵巢癌早期分子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等临床领域开展攻关研发。并与省肿瘤医院及其他临床医生开展核酸分子医学、智能分子诊断与靶向药物、恶性肿瘤分子诊疗临床转化研究。这种院所融合的研发模式,将带动浙江省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

  医学所成立之后,以多种形式聚集了百余名创新人才,在所师生达500余人。在核酸适体筛选中心,记者偶遇了正在做实验的何嘉轩,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是所里一名“老将”。当问及为什么选择到这里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时,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医学所就像一张‘白纸’,有无限可能性,每个人能尽自己的努力去把它建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这个充满可能性的平台,为一方产业注入强劲动能。采访当天,一家位于医药港小镇的本土企业慕名而来。在与几个青年研究人员对谈之后,企业负责人充满信心:“国家级科创平台‘触手可及’,让生产研发更有动力。”

  眼下,钱塘区正在全力推动医学所二期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这个未来空间,将让医学所设立之初的目标愈发清晰——致力于建成集学科引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

  省卫健委中科院医学所院士办主任朱炜信心满满:“未来,中科院医学所将抓住创新这一最大动力、人才这一最大资源,加快从‘0到1’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勇攀科技高峰。”

  放眼全省,这些创新性平台,正如“磁石”一般,把人才、企业、项目,以及创新的理念汇集到一起,为浙江打造科创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一张“白纸”可绘出无限可能 2022-11-14 25032434 2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