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以文化人 建设“人民的运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是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考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人民的运河”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二是指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必须充分发动人民参与,依靠广大人民的行动、智慧与力量。

  当下,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国家文化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市民公园、城市广场、博物馆、历史街区、文创园区等多元化的文化空间不断增加,大量的文化休闲配套设施得以完善。这些文化空间犹如一个个丰富和活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生命肌体的造血细胞,在提高社区品质、延续运河文脉、增强地方依恋、促进家国认同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展望未来,要继续以文化空间为重要对象,面向人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成展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文化地标,打造“人民的运河”。

  美好生活是建设“人民的运河”的核心目标。大力挖掘运河文化、工业文化、非遗文化和地方文化,以当代生活审美为核心,以艺文活动为基础,将传统文化活化纳入日常生活场景,建设高质量、无障碍的公共文化、公共艺术、公共体育的休闲游憩空间,提升对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让大运河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场景支撑。在展示运河文化、地域文化时,推动大运河所蕴含的海纳百川、奋斗进取、创新协同精神渗透到人民的灵魂中,助力培养家国情怀、国家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例如,大运河杭州段深挖历史文脉,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刀、剪、剑、扇子、伞等工艺品为主题,在保护利用原来的运河工业厂房的基础上,打造了包括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在内的博物馆群,并成功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已成为运河沿岸社区和外地游客打卡的重要地标。其中桥西历史街区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依托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工业遗存,在展陈理念、场景设施、互动环节、服务设施等方面积极创新,推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得公众在收获放松休闲的文化体验之余,增强个人素养、提升文化意识。

  守正创新是建设“人民的运河”的根本原则。新时代是需求多元、跨界融合的时代。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植入文创、科技、休闲、旅游等元素,实现运河资源重组与价值放大,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体验,从而讲好运河故事和中国故事。以目前正在打造的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为例,这些项目在规划建设中,均注重将历史与现代巧妙融合,以创新的理念、丰富的业态、深度的体验唤醒沉睡的工业文明,促进运河文化的当代发展。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依托高炉、焦炉、筒仓等工业遗存,为文化、科技、体育、传媒等产业创建聚落式办公生态,以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形式延续杭钢记忆,打造新时代文化地标。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定位为创新型、体验型、文旅融合的文化综合体,力图打造展现大运河文化内涵的体验式博物馆和文旅目的地。

  文化底蕴是建设“人民的运河”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是追求品位、注重品质的时代。要积极审视大运河的历史使命和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围绕大运河世界遗产的综合保护利用,以空间、文化、业态、社区为战略载体,打造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地和滨水品质人居全球典范。关注访客的体验,关注品牌、关注流量,不断提升文化游憩空间的品质、品位、品相与品格,彰显“千年运河”气质,使人流连忘返。例如,乌镇、塘栖、南浔等运河古镇在保护修缮、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对传统的古民居、古弄堂、古桥等的保护和传承,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江南水乡风貌和古镇生活气息;在景观打造与业态布局时,特别注重与古镇建筑风格、街巷肌理的协调配合,力图给游客小而精、精而美的感官享受和身心体验。又如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水运网遇上数字网,迸发出动人的沟通之韵、融合之美,成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典型代表。

  共建共享是建设“人民的运河”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是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时代。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各类社会主体尤其是公众的广泛参与。运河边众多闲置的资源可通过体制创新等方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年轻创客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用、平台共建、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成果共享,让运河的文化价值与人的价值有机结合。例如,浙东运河的重要节点、位于三江口的宁波老外滩以“最时尚”“最宁波”“最国际”的定位打造国家级步行街,以丰富多元的业态和创意集市、时尚秀展、露天音乐会等特色主题活动,为公众提供触手可及的高品质休闲游憩体验。此外,宁波老外滩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步行街的业态提升、服务改善和消费升级,大力引进特色品牌店、体验店,为步行街的提质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大运河国际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以文化人 建设“人民的运河” 2022-11-14 浙江日报2022-11-1400005 2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